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缅怀母亲的唯一纽带 蝴蝶牌缝纫机陪我走过悠悠人生路

            睹物思人,针车成了我缅怀母亲、维系过往的唯一纽带。是它陪伴我走过幽幽的人生道路,见证了时代的跃进与蜕变。

      家中有一台老旧的脚踏式蝴蝶牌缝纫机,俗称“针车”。那是我的陪嫁品,至今已近40年的历史了。记得当年出嫁时,母亲执意要买一台缝纫机当作我的嫁妆,她说其他东西可免,针车不可少。在那个年代,嫁女儿如果没有一台“针车”, 女方家长脸上无光,会被人讥笑的。

      或许,缝纫机象征着传统女性的天职。《木兰诗》里的“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孔雀东南飞》中的“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皆反映了农耕社会男耕女织的生活情景。古代人织布用织布机,衣服用手一针一线密密缝;现代人无需织布,缝衣少不了缝纫机。刚入住新家,这台传统的缝纫机确实很有用处,逢年过节制作新衣服,或是平日的缝缝补补全依赖它。可是后来家里的针车渐渐地变成了大白象,一无是处。

      时代进步了,各种款式的成衣随处可以买到;生活越来越忙碌,物质条件也跟着提升,衣物旧了、破了,不穿即扔,买件新的来穿,有谁还会在家里缝衣服呢?即便是提供量身定做的裁缝店也成了夕阳行业。

      老缝纫机孤零零伫立在墙角,沾惹尘埃,钢架和轮子也已松动、脱色、生锈,像个满面风霜的老者,尝尽了人生的苦辣辛酸,如今却无情地被冷落在一旁,无人理睬。

      家母于上世纪90年代初在长堤彼岸的故乡谢世,这么多年来,尽管这台缝纫机已无法操作自如,我一直不舍得将之丢弃。睹物思人,针车成了我缅怀母亲、维系过往的唯一纽带。是它陪伴我走过幽幽的人生道路,见证了时代的跃进与蜕变。我终于明白,为何人们总爱将古旧的物件当宝贝般珍藏,原来,不能割舍的是那份埋在心底深处的朴实情感,以及那段无法挽回的青春岁月。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