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创新大奖——创新团队奖简介(二)
“十二五”期间,创新升级成为行业发展的新动力。在新常态下,一大批企业家、集体和个人,不断通过技术的进步、产品的颠覆、管理模式和商业模式的创新,推动和引领行业的变革。
日前,中国缝制机械行业“十二五”创新大奖评选表彰活动入围名单正式出炉,进入网络投票阶段。为了让大家更加了解入围者的创新成果和事迹,近期,小编将对3个奖项全体入围者进行简单介绍,敬请关注。
9、标准GC5000项目小组
团队负责人:李琦
成员数量:17人
西安标准GC5000项目小组2013年成立,负责GC5000系列产品从技术研发、零件试制、整机试装、技术完善到批量组装生产的技术支撑和组织协调工作。
GC5000系列缝纫机是标准独创的采用模块化技术研发的新一代智能缝纫机,该产品抛弃了传统设计,吸收欧洲工程设计理念,将各个机构按功能分成不同的模块组装在机壳上,用户可以根据需要更换不同功能的模块,变成自己想要的机型。
GC5000系列缝纫机于2013年6月实现批量生产,并陆续研制成功了一系列的衍生产品,产品赢得了国内外市场尤其是欧洲广大客户的一致好评。据统计,GC5000系列自投产以来,3年间共生产1247台,创造利润570余万元,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2016年预计将生产GC5000系列1000台,实现利润450万元。
10、启翔智能化控制系统产品项目组
团队负责人:骆绪东
成员数量:9人
智能化控制系统产品项目组组建于2011年6月,是公司“十二五”规划中产品结构调整,战略转型发展的重大措施之一。
“十二五”期间,该团体克服海外技术资料及设计理念与国内实际情况的差异性,以及材料及成本的差异性,有效的开展各类产品研发和优化改进,使得产品的竞争力明显增强。
团体先后研制的各款伺服马达和伺服智能控制系统已在“金轮”牌各种缝制设备均成熟应用。2015年已实现新产品销售额达15355.5万元,共获得发明专利22项,其中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为企业实现“十二五”产品结构调整和战略转型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为企业发展智能化产品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11、拓卡知识产权运营团队
团队负责人:蔡敏华
成员数量:8人
拓卡奔马知识产权运营团队成立于2010年,是根据公司的使命愿景、战略和公司业务计划,以研发业绩为指导,支持对产品的开发和基础研究管理中涉及的知识产权相关活动,负责专利的申报、分析和管理,处理各类专利纠纷的专业运营团队。“十二五”期间团队共申报专利 274 项,其中发明申报 92 项,已授权发明15个,另有软件著作权申报 15项,软件产品登记证书11项,专利申报数量在行业中排名前十。
“十二五”期间,团队建立了完整的专利管理体系,规范专利申报流程,设立知识产权部及专利评审小组,保证专利申报质量;完善专利激励管理办法,增加激励机制,增强了员工申报专利的积极性;加强宣传培训工作,进行专项知识培训课程设计,增强全员专利保护意识;启动专利地图项目,组建数据平台,推行专利地图运营计划,逐步形成拓卡奔马产品专利技术势力范围,为其市场竞争优势提供法律及技术保障。
12、中捷模板机研发项目组
团队负责人:楼俏军
成员数量:9人
中捷模板机研发项目组成立于2010年,该团队在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和团队自身建设方面分成启动、建设和完善、有效运行取得了突出的研发成绩。团队开发的自动模板机,在传动机构,旋梭机构、传动机构、剪线驱动机构和供油系统方面进行了创新和突破,并根据客户需求进行不断地完善改进,研发出国内首个模板机自动换梭机构和自动切布刀机构,并联合电控厂家开发出专用的制版软件和远程生产管理软件。
“十二五”期间,团队累计获得3项发明专利,18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外观专利,同时,团队依托公司省级工程中心和研究院平台,有效开展产学研合作,探索建立了一套相对成熟的技术研究、成果转化和产业投资有机结合的运作模式,实现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为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
13、盛名新产品开发部
团队负责人:陈桢铭
成员数量:8人
盛名新产品开发部成立于2006年,团队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刺绣机新产品的设计、工艺技术开发工作,坚持“科技创新、制造精品,持续改进、客户满意”的质量方针,注重自主科技创新,相继成功开发成衣(帽)绣、绗缝绣、亮片绣、缠绕绣、链式绣、超多头绣及镭射混合绣等多种特种绣和混合特种刺绣机,并获得多项奖项以及专利。
“十二五”期间,团队完成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2项市科技计划项目、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重项目、科技创新基金重点项目等,研发的双针机、双针绗缝机、高速机、摆梭机四只新产品列入2014年度省级新产品计划。团队申报2项发明专利,23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外观专利。团队承担的《集成式激光切割多功能超多头电脑刺绣机》通过国家火炬计划验收。
14、飞跃家用机研发团队
团队负责人:阮仙福
成员数量:7人
飞跃家用机研发团队组建于2010年5月,长期以来,团队与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研究所紧密合作,不断完善提高自身技术水平,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能。团队秉承“创新务实、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理念,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科研创新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不断根据市场要求改良产品、更新换代,成功采用新材料、新工艺将一个个新的科研项目从研发到投产,做大做强智能多功能家用机系列产品,提升了公司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水平。
“十二五”期间,团队相继开发了FY600缝绣一体机、FY2010多功能家用绣花机、FY7568多功能家用电脑缝纫机等系列计算机控制家用机。FY7568多功能家用电脑缝纫机获CISM2013优秀新产品三等奖,电脑多功能家用机开发项目被评为2013年度“区级青年优秀科技创新成果”。
15、品尚电商团队
团队负责人:林宏楠
成员数量:50人
福诚品尚电商团队成立于2014年,该团队以缝制设备行业为基础,紧紧围绕下游用户需求,通过互联网技术组建网络平台,助力企业自身及产业链上下游关联企业实现转型,为当地纺织服装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多次获得国家及省市领导的赞赏和肯定。
针对当前下游鞋服产业的发展瓶颈,品尚电商先后开发四大平台,即确保服装产业链订单真实性的云订货会平台,解决服装行业产能信息不对称的服装产业要素交易平台,解决服装行业融资难、融资贵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以及让有信用的中小微企业做生意不再困难的企业信用信息平台。从而通过互联网金融平台和鞋服产业要素平台提高鞋服产业链的整体交易效率,构建整个鞋服产业链交易新生态,实现鞋服产业要素交易的互联网化,同时有效解决了缝制设备的销售及控制回款的风险。
16、振盛工艺技术革新团队
团队负责人:洪明波
成员数量:9人
组建于2006年的振盛工艺技术革新团队,其成员都是从生产一线锻炼成长的技术管理骨干,具有丰富的实际经验和动手能力,对缝纫机零配件加工工艺有着独到的见解。“十二五”期间,团队自行设计、制造完成了工艺革新和设备自动化改造,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特别是技术带头人阮善勇,技术全面过硬,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团队通过装备改造、工艺技术革新等方式,对铜连杆、滑杆、滑块、曲柄等20多个零件的加工工艺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对各工序的生产节拍进行重新分配,开发了一系列针对具体零件的自动化生产专用设备,大大提高了加工自动化程度,减少了用工人数。原先3到7人的熟练操作人员,现在只需1个普通的上下料人员,生产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同时,由于生产工艺得到了合理的固化,生产过程稳定可靠,从而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每年为公司创造效益200万元以上。
(未完待续)
投票方法
1、“三步投”:进入中国缝制机械协会公众号(csmaorg)——点击微投票——关联其他投票
2、“二步投”:进入中国缝制机械协会公众号(csmaorg)——键入任一关键词(引领奖、团队奖、英才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