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 | 王广峰:智慧生活的梦想家
安润普创始人&CEO 王广峰
1977年生,香港理工大学智能纺织博士,天津工业大学纺织材料及纺织品设计学士、硕士,珠海安润普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2007-2010年曾任香港理工大学助理研究员、博士后研究员、项目经理,他是Softceptor柔性传感技术发明人,拥有十余项发明专利,先后荣获世界纺织大会杰出年轻科学家奖、瑞士日内瓦国家发明展览金奖,2015年入选“ 发现双创之星”百强、珠海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1、比谷歌还牛的黑科技来自中国
去年6月,谷歌发布ProjectJacquard(提花计划),宣布正式进军智能服装领域,受到各界关注。然而,在珠海南方软件园,王广峰和他的团队已经研发出了一种可用于智能服装的Softceptor 柔性传感技术,并实现了规模量产及产业化应用。
这项技术的研究要追溯到12年前。
2004年,天津工业大学硕士毕业的王广峰,到香港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很快,他便开始负责学校纳米中心一个柔性OLED显示屏的课题,继而开展了多项与智能纺织有关的先进技术研究。其中很重要的一项,便是传感器与纺织技术结合的研究。
“智能纺织品是将传感技术与纺织面料结合,可采集人体的心跳、呼吸、步态等信息,而又具备纺织品柔软舒适、可水洗的特性,如果数据精准可靠,将带来不可估量的价值,或许将引领智慧生活,改变世界。”当时的王广峰意识到这项研究的现实意义和广阔前景,欣喜不已。
Softceptor柔性传感器正在制作
2007年,拿到智能纺织博士学位的王广峰毫不犹豫地选择继续深入研究,一头扎进他梦想开始的地方,经过三年的努力,一项可穿戴的前沿科技——柔性传感技术,就这样默默无闻地在香港理工大学的实验室诞生。
基于这项科研成果,王广峰拥有了十余项发明专利,研发上的突破与学术上的成就让他更加坚信这项技术大有可为,尤其是听到他所敬重的教授说,“如果能将自己发明的科研成果推向市场,这种兴奋感和成就感将远远超过发表一篇有影响力的论文带来的感受。”一句话戳中他的内心,创业梦想被点燃。
2、博士创业团队:
一位卖房创业 一位拒绝百万年薪
2010年,王广峰完成博士后研究,开始着手将柔性传感技术产业化。“生命的意义在于探索,何不在有限的生命给自己一个可期待的梦想?”王广峰用自己秉持的信念点燃了另外一个人的创业梦-----同为柔性传感技术发明人的王杨勇。
在博士后研究时期,王广峰与王杨勇在同一个课题组相识。在他眼里,王杨勇不仅是材料学方面的“大牛”,更具备化工、高分子、纺织等多个领域深厚的学术背景。而当时的王杨勇已经获得国内高校及名企高管任职邀请,年薪百万,一边是安稳的工作,一边是前景可期却又充满挑战的创业经历,王杨勇选择了后者,开始了两个人的创业梦。
王广峰算了算,从理工大学取得柔性传感技术的授权,再加上研发费用和薪金等等,创办公司至少需要两百万。第一笔启动资金从哪里来?无奈之际,他和王杨勇掏出了自己的全部积蓄,依然不够,王广峰咬咬牙卖掉了自己在天津的房子,加上香港理工大学导师支持的100万元,凑齐了创业项目的第一笔“种子资金”。
3、从4平米的劏房到融资2500万 他们走过最艰辛的五年
2010年12月,王广峰和王杨勇在香港创办了安润普有限公司。在香港科学园不到4平米的劏房(一种香港特色,即将单间简易分隔为两个或多个独立单位),两个人,两张办公桌,漫漫创业路从这里铺展。
创业过程远比想象中艰辛。
在香港,公司都是9点上班,可每天早晨8点不到,王广峰和王杨勇就来到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除了处理日常事务,两个人常常需要外出见客户,跑业务。当别人下班时,两个人再到实验室做技术研究,回到家往往已是凌晨。这种白天跑业务、晚上忙科研的状态整整持续了两年多。
为了挤出科研经费,对柔性传感技术进行持续研发,他们珍惜一分一厘的生活用度,也尽量压缩各种日常开支。2011年一个酷热的夏天,客户的一笔物资到了,但也到了下班时间。为了省下比平时高出一倍的搬运费,他们徒手把五百斤的物资搬到了七楼。
王广峰时常想起创业伙伴王杨勇的一句话,“Together, we stand.”他坦言,正是这种信任与支持,他们携手闯过了最艰难的时期。
安润普研发的智能鞋垫
早在五、六年前,人们对“可穿戴”的电子科技仍然比较陌生,就算理解和欣赏它的好处,但就应用的关键却没有概念,市场反应的冷淡超乎王广峰的想象。在天使轮融资阶段,王广峰见过近百个投资人,很多人都向他泼冷水,但并没有浇灭他的热情。“这项技术是一块需要雕琢的璞玉,我们坚信能凭借自己的力量让它散发光芒。”
王广峰通过各种方式找渠道、找资源,凭借原创的卓越科技,得到了香港理工大学微型创业基金的资助,也成功从创新科技基金中申请了资金来支持研发项目。在随后几年里,全球兴起了智能可穿戴的热潮,安润普也迎来了快速发展期。不仅建立了柔性传感器批量化生产线,市场应用也由较为单一的军工、航天领域,跨越到多元化的民用领域。2015年,在王广峰的带领下,安润普完成了2500万A轮融资。
4、风口上的最黑科技引领可穿戴未来
经过五年多的沉淀,王广峰的创业团队逐步向梦想靠近。
2015年11月,安润普对外发布了独家研发的Softceptor技术和多款智能可穿戴产品。在智能可穿戴设备的浪潮中,这项“黑科技”凭借技术上的创新性,犹如一匹黑马,迅速在市场长驱直入,受到各界关注。
目前,安润普拥有60余项核心专利,为国内外众多知名企业提供了柔性传感技术及智能可穿戴产品整体解决方案,将在未来实现营收的快速增长。
“未来,智能可穿戴设备将像手机一样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柔性传感技术作为该领域的核心,将有巨大的市场前景。可以想象,植入柔性传感器的智能服装,监测患者心率、呼吸,实时提供精准的生理数据,协助医生诊断;植入运动装备,监测用户运动状况,进行疲劳提醒、损伤预警;植入母婴产品,监测胎动;植入沙发、坐垫,纠正不良坐姿……”一副智慧生活的全景图在王广峰的描绘下越来越生动。
安润普研发的智能呼吸带
采访中记者获知一个细节,安润普创业团队曾多次收到国外巨头巨资收购专利的邀约,不过全被他们婉拒。王广峰说, “我们不想让最先进的技术总是被欧美发达国家垄断,在智能制造领域,我们将为中国占领这一方战略高地,打开一片真正的智能穿戴产业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