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兵:创一代的实干与低调
张伟兵的家族有很多人都从事缝纫机制造,他自己也在十九岁的时候跟着父亲开始创业,成立了奉化市玉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原玉宁缝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玉宁) ,主要生产工业缝纫机零配件,从此开启了自己的缝纫机之路。
张伟兵做人的宗旨是,先做人后做事,做人低调,做事高调,这也是他经营公司的宗旨。他自己很看好缝纫机行业,认为这是一个垮不掉的行业,从事这个行业没有做不好,只有想不到。从创业到现在,他每年都会为自己定一个目标,创业之初的目标是每年公司产值增长百分之二十,2001年以后是每年增长百分之十,2015年以后每年增长百分之五。
张伟兵拥有清晰明确的规划还表现在公司的“五年变化”上。
1992年到1997年玉宁的发展主要是投资新设备,开发新产品; 1997年到2008年实现两次厂房新建;2010年企业由原来的生产缝纫机铜制品类向各种铝件及组件产品转型……他告诉记者,公司每隔五到六年不管是管理模式还是产品的种类都会产生一次大的变化,公司的发展也会上一个新的台阶,因为自己每一年都在为五年后的市场作准备。
张伟兵是一个行事很稳健的人,这体现在从创业到现在自己从未借过一分钱的贷款,也没欠过一分钱的货款,正是由于这种稳健的行事风格,除了1995年的金融危机,此后的金融危机对玉宁的影响都微乎其微。
1995年是他处在低谷中的一年,当时,公司刚刚成立两三年,资金管理等方面还不成熟,便遭遇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当市场陷入低迷,张伟兵将公司的一些陈旧设备淘汰,购进新的智能化设备,并且亲自跑市场,寻找新的客户。别人在金融危机的时候停止投入,而他则是将大部分利润投入到新的设备,他喜欢逆向行事,而且认为只有做足了准备,有了新的设备,才能开发新的产品,及时转型,应对市场的变化。
张伟兵从创业到现在一直在不断的学习,他告诉记者:“从小到大我会时时关注国家新闻,后来通过企业的培训去学习,现在学习的渠道很多,比如通过网络等,获取信息的方式越来越便捷和多样化。”
在记者看来,张伟兵更多的是紧跟国家政策导向,探寻企业成长路径。在今年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国家号召企业的发展实现标准化、信息化、自动化,他便将这三点贯穿在自己的企业管理中,制定了企业发展标准化的制度,淘汰旧设备,购进智能化的新设备等等。而且将标准化活学活用,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念,比如,认为标准要简单化,一个茶杯要放在某个点上,那就将这个点的位置明确,不能说距离某个点偏左或者偏右多少之内都可以,标准如果太复杂太繁琐,执行起来必定会产生很多的问题。
讲诚信、注重产品品质和服务质量是张伟兵经营企业的理念,他说,不管能力够不够,态度要好。对于行业的发展,则认为目前存在着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而且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也愈演愈烈,作为一名缝纫机配件生产商,希望进入新的时代,行业协会能够规范加入企业的制度和标准,使整个行业的发展呈现良好势态,合理竞争,共同发展。
在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时刻关心行业发展的同时,张伟兵也一直热心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每年重阳节,他都会带领公司员工慰问村里的老人。他说道:“玉宁能有今天的发展,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社会的支持,所以我们愿怀着感恩的心情,回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