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机分会远赴新疆塔县牵手精准扶贫项目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以下简称塔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帕米尔东部。生活在这个高寒地区的塔吉克人被称作“彩云上的人家”。
作为一个与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三国接壤的边界重地,随着塔县的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旅游资源开发不断深入,塔吉克民族艺术产业化的呼声越来越高。
为此,中国缝制机械协会家用机分会秘书长刘敏一行2人受塔县帕米尔文化风物有限公司开展的精准扶贫项目邀请,于10月21日-28日远赴塔县,开展了首批家用缝纫机技能培训,受到了当地居民的热烈欢迎。
1、爱心对接精准扶贫项目
据刘敏介绍,在接触到塔县精准扶贫项目之后,家用机分会有关人员马上对塔县的民族工艺进行了全方位了解。塔吉克人以畜牧为主,生产方式单一,交通闭塞,保留着传统的编织、拼布、皮具和首饰制作的工艺,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经研究发现,塔吉克妇女用在抱枕、围裙上的补花或对花工艺,呈现了与现代拼布图谱相似的效果。因此,这些手工艺品完全可以用家用缝纫机来制作完成。家用缝纫机的介入,对于塔吉克民族手工艺的产业化、标准化和现代化必将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为此,中国缝制机械协会家用机分会与塔县帕米尔文化风物有限公司达成了合作共识:待条件成熟,在塔县开启家用缝纫机使用技能培训。
2、缝纫燃情塔县手工艺
针对塔县的情况,家用机分会辅导老师于伟屏专门开发了适合有手缝经验、但缺乏机缝经验的缝纫爱好者的课程。课程分为机器使用基础知识和拼缝物品两个部分,制作了手提袋、抱枕、挂袋、围裙和桌旗等常见的产品材料包。
此次培训的50余名学员来自塔县下属的各个乡镇,塔县原有的缝纫机,还是上世纪的黑头机。对于整齐摆放在桌上的白色、小巧、电动的家用缝纫机,她们充满了好奇,也有点不知所措。虽然语言不是很通畅,但是她们认真地观看老师示范,来回地练习揣摩。很快她们就学会了喊生涩的汉语“老师”,热切地呼唤老师来自己这里。老师也教得认真,逢叫必到,手把手指点。
第二天,她们早早来到教室,穿线、调针位、试线迹,期待做一件新作品。抱枕、桌旗、挂包、手提袋,一件件布艺品做了出来。拼布缝,用花式线迹缝,家用机像手中的一支画笔,在作品上画出美丽线迹,让她们惊叹不已!很快,学员们会根据自己的想法去改制作品了,真真是心灵手巧!手快的学员在做完作品后也不浪费时间,拿起从家里带来的花巾、抱枕、枕头甚至被面,现场车缝了起来,给这个小小的教室带来了别样的色彩和温暖!
在学员们渴求的目光中,老师们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喝水,反复示范,逐个辅导。机器动起来了,围裙做出来了,学员们把自己的作品系在腰间,开心地笑了。
“希望经过培训,每个学员可以独立使用家用缝纫机完成作品,用塔吉克的传统铸就独特的产品”,这是本次技能培训的初衷。当然,这一切仅是开始,希望塔吉克的缝艺培训更加规范、常态化,让更多的人加入到项目中来,延续缝艺点燃的星星之火,希望塔吉克的布艺因为家用缝纫机有不一样的明天!
小 贴 士
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一般来说,精准扶贫主要是就贫困居民而言的,谁贫困就扶持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