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工程师刘峙飞在第二届中国服装智能制造高峰论坛的主旨演讲
近日,由宁波国际服装节组委会主办,中国缝制机械协会、宁波华博会展公司承办的第二届中国服装智能制造高峰论坛暨对接会在宁波顺利召开。本次论坛汇集了一批企业界、学术界专家、领军人物,充分研讨和交流智能制造新趋势、新思想。以下内容来自上海鲍麦克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研发总监、工学博士、高级工程师刘峙飞发表的主旨演讲。
非常高兴来分享我对智能制造的理解。今天的主题是智能制造,就是说我们要有智能互联的产品,它的特点就是要有传感器、CPU、要能够联网,今天为什么要强调我们除了智能化以外,还要讲自动化。工业4.0这个概念得到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的过程,自动化水平相当高,德国服装加工仍然有,但是其自动化水平相当高,而且做得也比较高端。我们国家服装行业自动化发展还是相对比较晚,我们行业自从2010年开始才逐步普及电脑缝纫机,跟德国的差距比较明显。所以今天首先讲一下我们的缝制机械的自动化。
缝制机械的自动化,有什么作用呢?
第一,提升生产效率;单位时间内加工的产品更多,成本降低了。
第二,提高加工质量。缝制加上数控系统以后程式化、可复制性,相对来讲质量会提高。
第三,减少对人的依赖。这是减少对熟练工的依赖,有时候做服装加工要求最好是比较熟练,这样做出来的质量比较好。通过自动化的提升,可以降低对熟练程度的要求,经过一个简单的培训就可以使用缝制机械。
缝制机械自动化的发展进程
缝纫机会有很多单个机头,现在发展趋势就是整个单机缝制机械通过传感器、电机的增加,它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平缝机只是自动定针数。现在最新的发展趋势是它的送料也完全靠电机来控制,而且和主轴是严格同步。它有几个好处,有多种送料轨迹,对厚料来说送料就比较晚,对薄料就送得比较快;另外进行各种针距的编程,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花样的设计。第三,整体的送料推动电机同步以后,加固的速度就提升,而且加固线条会非常美观。厚料机方面,上下送料可以送得不一样,可以形成褶皱的效果,整体可适用的范围更大。
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平缝机通过增加更多电机、传感器提高自动化以外。原来价格比较高的特种机,多轴的特种机,就是送料有X、Y轴,包括花样机、钉扣机、锁眼机,这些机种随着技术的发展整体价格也下降得非常快,应用越来越普遍了。
在单机基础上还要继续提高效率,怎么做呢?自动缝制单元主要是解决自动上料和下料问题,主要的组成部分还是刚才我讲的单机系统,包括做包边要包边机,但是通过辅助装置,通常是一些逻辑化的控制解决的是自动的上料、下料,通过气动、液压、电动来解决,这样自动化程度更高,对操作工来讲更简单,只需要有一个模板把布料夹住,后面的进展全部都是自动化控制,然后自动拔掉送到下一道工序。
再进一步的自动化。
缝制原理一百年来没有发生什么变化,通常是上面一个机针下面一个旋梭,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它的实现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变化,传统缝纫机一定要上面、下面一个轴,中间有一个连杆,上下做一个同步,这样限制了面料。当我们要控制加工的面料相当大的时候这一块就受到了限制。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利用自动化比较先进的电子同步的技术,像印刷机以前是几十米长、甚至上百米的长的轴全部把它连在一起,现在这个轴没有了,所有加工的工序都是通过电机来进行同步的。同样的,在缝制机械里面,利用上下同步,电子同步的技术把上轴和下轴进行分离,这样整体材料就可以加工得更大,加工的复杂度也可以更加的大。
从这个方面来讲,我概括成缝制的机床,它是上下分离的,不需要一个很长的臂伸出去,机头可以旋转,而且做两维的缝制,可以做很多很复杂的缝制。
我们要做三维的缝制,利用电子同步的技术,做上下轴的分离,同时进行旋转。现在通过机械手也可以再增加缝制方面的机械装置,利用这些机械手就可以进行三维缝制,特别是对一些不能移动的缝纫,比如说汽车内饰,像战斗机隐形材料碳纤维都是通过三维来进行缝制的,缝纫机要跟着你要加工的部件走,我们可以利用机械手,这个机械手可以用通用的机械手,只要设计相应的缝制机械装置就可以实现了。
对量非常大的产品它的复杂性比较强的,比如说毛巾或者是环保的材料,可以根据量大的产品做一条自动化流水线,这就是基于单机、缝制单元、缝制机床、缝制机械手的组合,可以实现定制化、自动化的流水线。
缝纫机械智能化
我们在自动化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效率,加强各个信息的互联,现在比较流行就是要做智能互联,要做物联网。从我的理解来看,缝制机械的网络有三大组成部分:一个是终端,就是每一个加工的装置缝纫机要联网,通过数控系统;二是要把这些终端联在一起需要一个管理的软件。现在比较流行的一个词是云平台,云管理平台,对几百台、几千台甚至上万台的机械进行管理;三是需要有一个手机APP应用,你不能让高级管理者、老板整天坐在电脑前看,他需要有一个友好的界面、方便的管理方式。这是三大组成部分。
对网络来说有两种:一个是服装厂内部管理的,一个服装厂几百台,上千台设备要联在一起,这是一个局部网络。当然它可以通过云平台联到互联网。对机械厂来说远程的,卖到全世界的产品要跟公司联网,这是广域的网络。
智能互联产品有四个发展步骤:
第一,监测。就是我们能够检测数据,包括缝制机械的运行时间、运行速度、故障、报警。
第二,控制。可以远程控制,远程开关这个机械、远程下载你要做的花样、参数。
第三,有了数据我们也能控制了,那就需要优化,怎么样利用这些数据,利用我们控制的手段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优化我的生产。
第四,就是做自动化,我可以把前面的缝纫机和后面的缝纫机,或者是多台缝纫机的信息综合起来,比如说刚才讲自动缝制单元依靠网络也可以实现。
所以在多个缝纫机联在一起之后可以完全自动化运行的。这是四个发展的步骤。
我们也根据四个发展步骤制定了自己的发展阶段,通过七个阶段最终达到工业4.0。目前在做第一、第二阶段的工作。像互联网发展一样,当时做互联网这些人,CP机连到互联网上不可能想象到现在有如此广泛的应用。互联网、智能化,我们这个行业要做就是先实现第一步,把所有的缝纫机都连到网上去,能提供数据。数据是最宝贵的,提供了数据之后,会有更多的企业、其他行业优秀的企业参与到里面进行数据挖掘、控制、优化,未来有什么更好的应用我们现在也很难想象。因为我们看互联网就可以知道,这方面的智慧是无穷的,上面一定可以做很多事情,而且这方面国家也有一些后发优势,相对于德国、日本我们一定程度上是领先的。就像我们行业,目前做智能互联的都是中国企业,反而德国、日本的企业这方面做得还不够多不够领先。
这是我们做的一个演示,是CP机上的管理工具,可以下载参数、反映各个联到网上的缝纫机状态,目前我们在做这个工作。不仅是现在新生产的电控,包括已经卖到外面的一百多万台的缝纫机我们也在想办法怎么样把老的这些系统也联到互联网上,这些都有相应的办法。先把数据收集上来,再谈下一步要做怎样的自动化方案。
家用缝纫设备联网
最后给大家介绍一下,除了工业设备联网,其实家用设备很早就可以开始联网了,这是家用缝绣一体机,可以满足中产家庭布艺创作、个人服装爱好的需要,另一方面满足大家买一件衣服可能需要绣一些自己的个性化的东西,绣家人的名字、绣一个LOGO。这个产品是蝴蝶牌的,六七十年代蝴蝶牌缝纫机是非常有名的,家用缝纫机的缝缝补补发展到现在是家庭的娱乐终端,大家可以自己做一行个性化的创作,有大的触摸屏,也可以放电影,也可以上网,有非常丰富的应用。希望后续类似像打印机一样走入我们的家庭,像国产这一台设备价格应该也不是太高,三千多块;右边这个是日本兄弟公司的,这一台要卖到两万多块。除了缝和绣以后,可以WIFI联到手机,手机可以远程控制,因为绣一个花形复杂的可能需要半个小时,可以拿着一个手机去干自己的事情,绣到什么程度你也可以看到,而且有什么问题也会给你提示。绣花有各样各种的花形,可以在网上下载厂家编好的图形。另外也可以交易,复杂的漂亮的可以付费,你也可以把自己创作的花形上传到网上。
家用联网现在也走到了工业联网的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