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平车基本故障维修
一:起针时会跳1~2针1,起针时,梭线线头太短
1),梭壳压片的压力太强
解决方法:减弱压力,确认梭子是否空转
2),旋梭损伤 梭线被切短
解决方法:修理旋梭损伤,更换新旋梭;
3)梭子空转 梭线线头被拉进梭壳里去;
解决方法:加强梭壳压片的压力及梭线张力;
2:起针时针线与梭线很难结线
1)起针时平缝机速度太快,针线梭线无法钩到
解决方法: 1~2针改为慢速起动
3:旋梭尖不钩针线
1)机针装法不对
解决方法:调整机针角度,机针弯则换新机针
2)旋梭尖前端磨损
解决方法: 修理旋梭尖或换新旋梭
3)挑线簧的张力、行程太大
解决方法: 减弱张力或是减少行程
4)机针与旋梭的时位不良
解决方法: 确认针杆高度,依照针杆刻线对准,在针织布、汗衫步等把针杆稍降低些,使时位近一点。
4,机针、针板,压具不适当,或是压具力太轻
1)针太粗
解决方法: 针越细越好,不发生紧度不良为限
2)机针板针孔太大
解决方法:换成针孔小的针板
3)压力太弱
解决方法:不减弱送料力为限,依压具调整螺钉加强
4)压脚的A尺寸太大,或是B处间隙太大,无法压住缝裂的针线,针板针孔部位的间隙太长
解决方法: 换适合的压脚
5,切线后留在针头的针线线头太短
1)凸轮时位太早
解决方法:检查并调整凸轮时位
2)旋梭压线片的位置不良,切线时会脱掉
解决方法:检查旋梭压线片的固定螺钉有无松弛。如有,须固紧
3)针线路径有异常切线时针线张力太强
解决方法:检查针线路径,若线缠在导线棒,应调整线轴台的导线杆位置
4)标准凸轮时位太早
解决方法:根据化纤线调整;
5)第一张力调整盘的张力太强
解决方法: 把第一张力调整盘的螺栓转左方以减轻张力
6)切线时,第二张力调整盘的上浮量不够
解决方法: 把旋梭压线片向右压下时,若第二张力调整盘的上浮量为0.5mm~1mm,调整机头下面的调整螺母,如调整盘不良时把张力调整弹簧转180度,或是修正弹簧的紧度
7)定刀太靠近机针,刀口太尖
解决方法:拆下针板,检查定刀的位置或是移动刀有无损伤,予以调整
8)切刀导线器、移动刀、旋梭有损伤
解决方法: 用磨轮磨光,损伤严重则换新零件
二:起针时裁片,背面线头太多
原因:
(1)机针,针板,压脚不适当,切线后无法缩短针头的针线线头 参照 1
(2)切线后,针头上的针线线头太长 参照 3
三:起针时针线线头会跑至布上,切线后留在针头的针线线头太长
原因:
(1)切刀凸轮时位太慢
解决方法:检查并调整凸轮时位
(2)第一张力调整盘太弱
解决方法: 加强第一张力调整盘
(3)定刀太后退
解决方法: 调整定刀
四:起针时针线紧度不够
原因:
1)针线及梭线的紧度不够
解决方法: 增加针线及梭线的紧度
五:下针时,针头不够长而滑开针头
原因:
1)起缝时,速度太快,针线与梭线没有交错
解决方法:在第一针时,使用慢速起动的功能
2)凸轮的时位太早,使得留在针头的线也被剪断,切线后,线头立即从针头滑落
3)切线后,会有不等长的线留在针头
解决方法: 将刀磨利,或是更换
4)切线刀被过度使用,而工作不正常
解决方法: 同上
5)切线刀有刮痕或锯齿状
解决方法: 除去刮痕或锯齿,或更换缺陷的零件
6)控线组的线没有经过梭壳的中心而导致线常断
解决方法: 修正控线组的位置,请参照 梭头压线杆的调整 进行调整
7)因凸轮的调整时间,而导致线太紧,使得剪线装置未剪而自断
解决方法:停止电动机,将控线组推向梭壳,慢慢的向自己的方向,转动手轮,机针提到最高的状态,如线在针头上未超过10mm即表示线头太短了,将切线器的时间设定短一些且降低线的紧度。
六:梭线无法切断,针线可切断
原因:
1)切线时,梭线位置改变,未使用指定的梭头
解决方法: 检查梭头是否有梭线导线刻纹,若没有,则需要更换
2)移动刀未能全部回规原位,移动刀片的调整度不正确,两刀片的相对位置不正确
解决方法:检查移动刀片的正确位置,并调整两刀片的咬合范围为3~3.5mm
七:针线无法切断,梭线可切断
原因:
1)切线刀片不利
解决方法: 移动刀片,靠手动操作线直至可同时切断3条50#尼龙线为止,若有效,则需将刀片磨砺,并调整刀片前端的倾斜度至正确位置
2)梭头时位不正确
解决方法:在低速车缝时检查是否跳针,重新调增梭头行程(比标准快2mm)
3)挑线弹簧行程太大
解决方法: 降低挑线行程5~7mm
4)机针安装于针座上不正确 调整机针的安装,并检查是否弯曲
八:梭线杆与机针碰撞
原因:
1)拨线杆的高度不正确
解决方法: 调整拨线杆的高度及位置
九:移动刀折损
原因:
1)各部位工作时位不良
解决方法:调整
2)上方停止位置不良
解决方法: 调整
3)切线凸轮动作时位不良
解决方法: 参考 3
十:切线时,针线紧绷
原因:
1)切线时,夹线器不浮起
解决方法:通过调整器固定螺钉调整浮起时间,松缓松线钢丝押具(下),重新调整钢丝位置
2)线上有毛刺
解决方法:确认旋梭的时位、选择的针板组是否适当,确认针尖有无破损,换针或者使用球状针尖的,检查针锋刃有无损伤,进行刮磨修正等
3)切线后,开始下一次缝制时,仍进行切线动作,凸轮滚轮在休止区离开凸轮沟
解决方法:应正确调整凸轮沟与凸轮的位置关系
十一:缝缩(上片与下片向送料方向缩短)
原因:
1,压脚不良
1)使用不滑动的布
解决方法: 使用铁氟龙压脚或呢特克斯处理压脚
2)压脚底面不光滑
解决方法:以磨轮磨光
3)压脚压力太强
解决方法: 改为最低限度的压力
2,送料不良
1)送料牙时位太迟 解决方法:改为标准送料牙时位
2)缝距太大 解决方法:减小缝距
3)送料牙太高 解决方法:不影响送料牙为限,尽量低
4)送料牙的齿锋磨损磨修齿锋为尖锐
5)送料牙斜度不对 前高后低以增加拉料效果
十二:缝缩皱
原因:
1,布料鼓起浮动
1)压脚底部不平 解决方法:换压脚或压脚心轴
2)针板针孔太大 解决方法:使用针孔小的针板
3)压脚底面的游沟太大 解决方法: 用游沟小或没有游沟的压脚
4)针头钝 解决方法:换针
2,上下线的张力太强
1)锋线不滑 解决方法:使用滑线油
2)挑线簧的行程太小 解决方法: 加大行程
3)挑线杆行程太大 解决方法: 把车臂导线器向右方移动而减少挑线杆的上下线供应量,
4)送料牙时位太早 解决方法:按“三平”位置关系重新调整
5)旋梭时位太迟 解决方法:不跳针为限,尽量提早旋梭时位,以改善缝线滑动
6)上下线张力太大 解决方法:磨光线道,
3,押具不良
1)压脚底面不光滑 解决方法:以磨轮磨光
2)布难滑动 解决方法: 使用铁氟龙压脚或你特克斯特殊处理压脚
3)压力太强 解决方法:改为最低限度的压力
十三:跳针
原因:
1,旋梭关系不良
解决方法:(时位不对、线圈的形成不稳定、旋梭尖与机针的间隙不良、旋梭尖断裂或磨损、针杆高低不对)
2,机针不良
解决方法:(针孔太小或太大及针弯、机针安装方向不对、机针尖端钝)
十四:针线断线
原因:
1)挑线簧调整不良
解决方法:(张力太大或太小、行程太大或太小)
2)线道不良
解决方法: 磨光线道,修正穿线
3)机针不良
解决方法:(机针针孔太大或太小、针弯、损伤或断头、机针尖端太锐利、安装方向不对)
十五:旋梭损伤
原因:机针碰撞旋梭 旋梭必须与机针粗细配合使用
十六:线圈外露
原因:挑线杆的行程太大;线的张力太弱;旋梭关系不良;挑线簧的调整不良;梭子、梭壳不良;线道不良;压脚不良;针板针孔太小;机针不良,尖端不尖;张力调节器不良;线太细
十七:不规则平缝
原因:旋梭不良;梭子、梭壳不良;针线与梭线的张力过低;挑线弹簧不对;穿线线道不对;布面跳动
十八:布料纤维断裂
原因:缝纫速度过高;机针不良;押在材料上的压力太高;室内温度太低;缝距太小
十九:缝线扭曲
原因:针线张力太大;机针不良;送料牙不良;压脚不良;缝纫速度太快;穿线不良
原因:
1)当梭子转的太快时,梭线的紧度降低 解决方法:调整
2)针线及梭线的紧度不够 解决方法: 增加针线及梭线的紧度
3)夹线器的位置不正常 解决方法:调整夹线器
4)押具及针板被不正常的使用 解决方法: 参照 1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