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交会”成交不灵,美帝“税棒”不停,纺织服装外贸遭遇最严峻困境…
(美国甲骨文(Oracle)公司创始人拉里·埃里森)
5月5日,第125届广交会闭幕,官方发布了本届广交会的关键数据:采购商人数和出口额双降!
第125届广交会境外采购商到会195454人,来自213个国家和地区,比2018年春交会同期(下同)下降3.88%。
本届广交会累计出口成交1995.24亿元人民币(折合297.3亿美元),同比2018年春交会下降1.1%。
官方公布的数据背后究竟有哪些大趋势?纺织服装外贸到底还好不好做?
广交会新闻发言人、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副主任徐兵在记者会上已经明确指出,今年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依然严峻复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出口面临较大下行压力。
成交订单中,中短单占比居高不下,长单占比依然偏低。3个月以内的短单占42.3%,3-6个月的中单占33.4%,6个月以上的长单占24.3%。
这也证明了,“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使得采购商选择按兵不动、不下长单。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也表示,这背后是全球市场需求不振、中美贸易摩擦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不可避免。对政府和企业来说,当务之急是要在新市场、新产品上进一步下功夫,创造新空间、重塑新优势,不能被动等待某些客观因素好转。
“广交会”刚落幕,5月10日美国便对中国进口商品征税提至25%,哀怨之声已经刷爆了纺织服装外贸人的屏,毫无疑问:
今年纺织服装外贸总体形势极不乐观
一场伤筋动骨的大变革势在必行!
中美贸易战之下发生在“广交会”里的真实故事……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如果没什么爆炸性的东西或丑闻,广交会就实在没什么能引起大众关注的点。”
但就在广交会结束的第三天,新华社爆出:美方拟在5月10日将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的关税从10%上调到25%。昨日,这一决定正式实施。
贸易摩擦就此升级,广交会逐渐“没落”的话题随之再次引发热议。
而此前,从4月15日正式开幕,到5月5日第三期结束的整整20天时间里,传统媒体稀稀落落的几条新闻像是例行公事,自媒体上以高度重复的经验帖和科普帖为主,#第125届广交会#的讨论量也仅有惨淡的413条。
第125届广交会吸引了来自
210个国家和地区的20多万名境外采购商
圈内人忙于交易,圈外人少有关注。这个走过半个多世纪,影响着整个中国外贸、经济发展的展会,在我们的生活中像是隐了形。
1
采购商数量和出口成交额
再次双降
广交会的“没落”,从来不是一个可以用严密的逻辑推演出来的真命题。如果我们把时间的维度拉长,会发现这一现状早有端倪:
2
如果不是堵车
我都不知道今天广交会
其实,小巴前面提到的一些数据,往往是圈外人在谈起广交会“没落”这一话题时,才会被反复提及。
真正的广交人,都是一二十年浸润其中,个中滋味不言自明:
十几二十年前,广交会上的一个订单可以让一个厂商走向世界。现在广交会上的大大小小的产品都差不离,狼多肉少,更何况基本没有采购商带着钱来下单,钱花完才回去。
只要不是第一次参加广交会,就不会太过激进。对我们来说,维持老客户是重心,新客户不会超过20%。
在广交会上能接触到优质客户的机会很少,虽然一天也能收到百来张名片,但八九成都没有结果……
而为了对这样的外贸形势有更直观、深刻的体会,小巴还在开幕式当天飞到了广州。
在这里,全球贸易形势的不确定性带来的间接影响,悉数显现。
首先是广交会的周边经济。
相较于传说中的一票难求、一房难求,去往广州的机票和当地的酒店预订,并没有想象中的困难:
当天仍有机票,提前两三个小时预订仍有特价酒店。只是机票价格从平时的3-4折变成了8折甚至全价,酒店价格翻了2-3倍。
4月16日上午8:30
去往广交会的大巴上
广交会期间,小巴和入住酒店负责接送的工作人员简单聊了聊,她说前几年酒店房间会早早地被预订一空,酒店和广交会间来回的接送大巴也都挤满了人,不像今年,稀稀落落的总坐不满。
其次是广交会的周边人员。
在谈及广交会时,微信名为“广交会证件办理”的小哥告诉小巴,他在这一行干了8年,再也没见到广交会回到高峰。
而今年比较有意思的是,不止一个人跟他吐槽过在当前的大环境下工厂效益不好,没什么单子可接。
“所以,他们都一窝蜂地跑到广交会来接单,带动了广交会的价格,平均每个展位价格涨了10000块钱,五金的站位价格涨了15000-20000块。”
3
欧美采购商数量再下降
创新成广交会新口号
至于全球贸易形势的不确定性带来的直接影响,以及广交会衰落这一话题长久存在的原因,怕是要走进展会,才能窥探一二。
为了简单明了地呈现,小巴将他们划分为两个群体:采购商和参展商。
广交会官方对前来的195454名采购商做过一个数据统计,其中来自欧美的似乎不少。但与去年春交会一作对比,就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数据来源:广交会官方统计
展会现场的反馈略微负面:美国和欧盟的经济增长预期下调,不少参展商表示欧美订单下滑比较明显,很多客户都在等待中美经贸磋商的结果。
而去年中国对美国的货物进出口金额数据,也的确不怎么漂亮。
数据来源:《2018年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
即便今年3月中国以美元计价出口同比增长14.2%,远超预估的7.3%,也没让外贸圈太兴奋,“只是个暂时现象,影响不大”。
这背后的影响因素,有2008年经济危机后欧美国家的经济出现拐点,近几年来全球经济增长速度趋弱;也有中美经贸磋商带来的各种不确定性,让大家对下单变得格外谨慎。同时,专业展会的分流,还有东南亚制造业崛起的原因也需要考虑在内。
但最核心的原因,在于“中国制造”—— 参展商提供的展品高度同质化让他们难以下手。
据小巴了解,在迅猛扩张的年代,创新不被保护,抄袭者没有前期投入,价格战打得风生水起。广交会上的很多中国公司都是从“复制—改良”这样的路径发展而来的。
因为廉价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而进入中国沿海地区寻找贴牌工厂的国外采购商,甚至会拿着看中的样品到处询问各个厂能给出的最低价。
这直接导致广交会里能看到的水壶、电饭煲等小家电都大都差不离,各种建筑材料更是怎么看都类似。
但好在越来越难以成单的今天,“自主品牌”“创新”渐渐成了广交会上的高频词。那些围满人的展位,要么是品牌过硬,要么是代表高科技新趋势。
广交会现场“美的”的展位
围满了境外采购商
这算是广交人多年来难得的改变,至于传说中使用互联网来改变供应商和采购商之间的交流方式,在老广交人身上,实在难觅踪迹。
从宋朝的市舶司,到清朝的十三行,广州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中心。明清时期,整个中国只开放一个广州,就如同整个日本只开放一个长崎。
毫无疑问,在那个闭塞的年代,天命不凡的广州成了唯一的对外窗口,全国各地的人都要来到这里才能直接接触外面的世界。
而依托广州而生的广交会,直接打开了通向世界的一扇大门,国内老牌的大型外贸企业都是从这里走出去的。
1957年第一届广交会
广交会一路走来,已有整整62年。
62年来,861万境外采购商来到这里参与了中国故事,看到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的历代变革,如今闹得沸沸扬扬,全球关注的贸易磋商就是其一。
美方加征关税消息传出的第一时间,小巴找到了当时在广交会上遇到的参展商,想问问他们对这件事的看法。
比起聊到过往时滔滔不绝的样子,这次他们似乎有些漫不经心——中国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那才是贸易摩擦的源头。“去世博会,去高交会,”他们说道,“你去那些高科技产品聚集的展会看看。”
广交会里都是故事,而答案已经不在这里了。。。
4月份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整体平稳
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最新数据,按人民币计,4月纺织品、服装出口1308亿元。其中,纺织品出口658亿元、服装出口650亿元。1月~4月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5158.2亿元,其中纺织品出口2495.5亿元,同比增长6.3%;服装出口2662.7亿元,同比下降2.5%。
按美元计,4月纺织品、服装出口194.6亿美元。其中,纺织品出口97.9亿美元、服装出口96.7亿美元。1月~4月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757.6亿美元,其中,纺织品出口366.7亿美元,同比增长0.8%;服装出口390.9亿美元,同比下降7.6%。
据海关统计,今年前4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9.51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4.3%。其中,出口5.06万亿元,增长5.7%;进口4.45万亿元,增长2.9%;贸易顺差6181.7亿元,扩大31.8%。
4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2.51万亿元,增长6.5%。其中,出口1.3万亿元,增长3.1%;进口1.21万亿元,增长10.3%;贸易顺差935.7亿元,收窄43.8%。
按美元计,前4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4万亿美元,下降1.1%。其中,出口7446.1亿美元,增长0.2%;进口6552.1亿美元,下降2.5%;贸易顺差894亿美元,扩大26%。
4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3731.4亿美元,增长0.4%。其中,出口1934.9亿美元,下降2.7%;进口1796.5亿美元,增长4%;贸易顺差138.4亿美元,收窄47.2%。
今年前4个月,我国对欧盟、东盟和日本等主要市场进出口均增长,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速高于整体。前4个月,欧盟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欧贸易总值1.5万亿元,增长11.8%,占我外贸总值的15.7%。
其中,我对欧盟出口8947.6亿元,增长14.2%;自欧盟进口6008.5亿元,增长8.3%;对欧贸易顺差2939.1亿元,扩大28.5%。东盟为我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与东盟贸易总值为1.28万亿元,增长9%,占我外贸总值的13.4%。其中,我对东盟出口7143.5亿元,增长13.4%;自东盟进口5621.3亿元,增长3.8%;对东盟贸易顺差1522.2亿元,扩大72.2%。美国、日本分别为我国第三、第四贸易伙伴。
前4个月,中美贸易总值为1.1万亿元,下降11.2%。其中,我对美国出口8330.4亿元,下降4.8%;自美国进口2628.5亿元,下降26.8%;对美贸易顺差5701.9亿元,扩大10.5%。
谨防美国收货人弃货!这三条建议请务必阅读!
虽然对美贸易顺差扩大,但众所周知,川普又开始叫嚣,将继续加征进口商品的关税,考虑到当前中美间波诡云谲的贸易形势,建议各位外贸人互相转告,从现在开始,就做好以下三点,加强对美出口的风险防范:
一、出口前:厘清关税承担
尽快梳理贸易合同约定的贸易术语,明确加征关税的承担主体。安排出运前,坦诚与买方就货物是否仍继续出运、加征关税的承担主体和具体方式等问题进行协商,并留存书面依据。
小贴士:在无其他特殊约定情况下,C组、E组、F组贸易术语下关税一般由买方承担;D组贸易术语关税一般由出口企业承担。
二、已出货:防范拒收风险、及时减损处置
对于已出运的在途货物,买方的清关提货意愿可能因加征关税而受到影响,如买方明确表示拒收货物或不配合履行清关提货义务,已投保相关保险的外贸人,请注意保险合同约定时限,及时向保险公司报损及早协商货物处理方案。
三、未来订单:协商消化加税影响
考虑未来长期合作关系,建议出口企业与海外买方、国内当地政府/海关多方保持信息沟通,协商对税款成本消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