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人为何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 我为什么要做一名质量人?质量人的使命是什么?
曾经有三位质量经理这样跟我描述自己的感悟。
A先生是某著名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独资企业的质量经理。他对我说:“我们公司的高层管理者来自于世界各地,他们似乎更关心成本而对质量是很难提起兴趣的。”
B女士是某著名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合资企业的质量经理。她对我说:“以前开会在谈到质量时,我总是同其他人吵得面红耳赤,后来我觉得无聊,当谈到质量时,就眼望天花板,不理;现在觉得这很不妥,就采取了主动出击的态度,谁抱怨质量,我就冲谁微笑。”
C先生是某著名国企的质量经理。他对我说:“平时大家老觉得我们多余,让人不舒服;一旦出现了问题,他们就想到我们了。好象我们就是为抓小偷而存在的。没错,我们的业绩也正是用“救火”的数量与程度来衡量的。”
他们的话是那么的真实、鲜活,又是那么透着苦恼与无奈。
当他碰到与上述三位同仁同样的境遇时,他开始表明自己的心迹与对策。于是,他在公司的高层管理会议上指着各位经理说:“不要再谈什么质量问题了!我对你们说,根本不存在什么所谓的“质量问题”。就像没有抽象的颜色,只有具体的红色蓝色一样,我们应该学会从问题的出处、从问题的来源为问题命名。
难道质量人员就像表面所看到的那样,在公司上演交警与出租车的故事?在车间玩猫捉老鼠的游戏吗?难道他们的存在就是扮演消防队员的角色,哪里有火就出现在哪里?难道他们就只懂得用复杂的工具和系统把大家本不清楚的头脑再搅乱一次?难道他们就应该一边默默无闻地奉献着,一边无奈地自嘲着,而且一不小心就会成为“员工阵亡率”的贡献者?……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那么,质量人员该如何“有所为,有所不为”呢?
今日思考:
质量人如何有所为,有所不为?
转载自零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