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台州缝制设备产业:传统优势产业如何突破成长天花板


    杰克股份


    振盛车间,技术工人在组装缝纫机。


    下半年,缝制设备行业回暖,杰克股份平缝车间生产忙碌。

           8月18日,台州通过了“中国缝制设备制造之都”称号的复评,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缝制机械协会所组成的评审组认可之下,继续致力于提升“台州缝制设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开创新的发展篇章。

           台州,是全球最大的缝制设备生产和出口基地,产业集群规模全球第一。2019年,全市工业缝纫机年产量约320万台,占国内份额50%左右,占全球份额40%左右,其中平缝机、包缝机、绷缝机以及模板机产量约占国内份额的70%,全球的60%。中国缝制行业前十强,台州企业占六强——杰克、中捷、美机、汇宝、新顺发、琦星。实现总产值230亿元左右,其中规上工业产值72.15亿元,出口交货值27.35亿元。

           作为台州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台州缝制设备产业链条发展如何?

           >>>产业链条相对完备,但部分核心零部件仍依赖外购

           从1979年第一家黄岩县下陈缝纫机零件厂成立,到1984年开办黄岩县第一缝制厂,引入上海工程师生产包缝机、平缝机,当时的“奔马牌”一跃成为各大缝纫机展销会中的一匹“黑马”,台州就此与缝纫机结下不解之缘。

           经过四十余年的积累和发展,截至2019年,台州共有规模以上缝制设备企业40家,零配件企业150多家,已建立起相对完整的零部件、整机制造和销售的工业体系和产业链条。

           “在下陈,基本上能完成整个链条各环节的生产。从毛坯、锻造,到内部精细零件,技术上没有什么大难题。只是橡胶制品、电控等零配件,外部采购的成本更低。”浙江振盛缝制机械有限公司创始人、执行董事洪萍介绍,振盛在2019年进入了中国轻工业缝制机械配套行业十强。

           除了振盛,台州的十强选手还有琦星电子和沪龙电机。台州的零部件行业一改过去小散弱的家庭作坊形态,随着区域产业升级需要,一批优势企业在近些年开始步入发展快车道。

           以琦星电子为例,该公司专注缝纫机伺服电机及控制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其已完成由伺服电机向步进电机的升级,成为全球缝纫机电控和电机行业的单项冠军,不但实现了国产替代,而且从2019年开始反向出口日本重机等国际一线品牌,行业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

           振盛也通过了日本重机长达一年时间的考察,在2019年4月底达成合作协议,成为对方的代工企业和配套企业。

           虽然这些企业在相关零部件领域取得了不少重大突破,但旋梭、机针、球连杆、软件等其他核心零部件仍然依赖外购,尚未形成整机与核心零部件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这些配件主要从山东、江苏、河北等地区进货,台州的人工费太高,本地可以生产,但是没有必要。”台州市椒江区缝制设备行业协会秘书长阮孟康说。

           而与日本、德国等相比,关键配套上,台州的核心技术仍较落后,系统集成化能力偏弱,工艺、质量不够稳定,依然有较大差距。

           >>>产品多样化,但仍处于价值链中低端

           除了普通的平缝机、包缝机,台州缝制设备行业企业制造能力极强。在新冠肺炎疫情中,许多缝纫机生产企业看准时机,迅速转型,凭借扎实的基础做起了点焊机、花边机。在口罩、手术衣制作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冲抵了普通服装市场的负面影响。

           近两月来,疫情影响渐退,行业逐渐恢复人气。杰克、宝宇、美机、上工宝石等企业都开始大量招聘工人,以满足日后的扩产需求。

           但在繁荣景象之下,产业链价值偏低的问题仍不可忽视。从内部环境看,当前台州仍以“平包绷”机型为主,同质化严重,市场价格竞争激烈,一台普通“平包绷”机型的净利润不到5%。从外部市场看,由于台州智能机、特种机等高端机相对缺位,导致终端客户也偏向中低端市场,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南美等服装生产企业。

           “智能裁床、模板机、罗拉车等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净利润大多达到15%以上,高端箱包缝制技术、汽车产业缝制技术、家用机市场等也被欧洲、日本等垄断。”市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认为,整机低效益发展传导到零部件供应商,进一步抑制了整个产业集群的良性发展,也导致行业的整体薪酬水平和技术研发投入不稳定,人才易流失,研发进展慢。

           今年以来,台州缝制设备企业仍坚持苦练内功,产品升级步伐加快,以杰克的智能缝制单元、裁床、鞋机,汇宝的厚料机,川田的模板机,衣拿的吊挂系统等为代表的特种机、高端机正不断发力。

           目前,杰克的特种机产值占缝中设备比例已达22%。汇宝集团与德国杜克普的合作成果不断释放,厚料机竞争力已稳居国内前茅,2019年汇宝集团缝纫机板块实现产值8.7%的逆势增长。

           “今年上半年,接了20台航空航天领域的模板机,开始涉足军工领域,进入试样环节。”洪萍说,攻克行业技术难题,进入高附加值市场,是振盛的长远目标和追求。

           在既有优势下,通过并购重组、品牌提升、市场拓展等方法,龙头企业致力于发展高端产品,打造全球缝制设备产业高地。

           >>>延长产业链,缝前缝后设备初具规模

           除了做强配套链和升级产品,产业链的延长也被越来越多台州缝制设备企业纳入发展规划,成为下阶段的重点工作。

           杰克开始拓展缝前链条。其收购的拓卡奔马机电科技,主要生产缝制工艺前端处理相关的裁床、铺布机等设备。2019年,该公司的裁床营业收入约5亿元,在市场上能够与法国力克、格伯等知名产品一较高下。

           新顺发等公司也已组建团队,积极投入到小裁床的研发与试生产过程中。

           衣拿科技则是缝后市场的典型代表之一。该公司主营的智能悬挂系统(智能衣架),广泛应用于纺织服装企业内部的成衣流转环节,主要合作客户不乏国内外知名大型服装制造企业。而该技术优势也使其产品设计能力不再局限于纺织行业,该公司已开始承接永辉超市等大型商超的新零售订单,为之提供内部物流系统解决方案,商业想象空间巨大。

           同样在2019年,杰克与上海欧洛特公司合资设立了浙江衣科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进军针织设备和智能吊挂系统领域,加快面向全产业链生态型布局。

           曼克斯科技则针对特性材料研发缝后设备,正加紧研究扩产。

           “台州去年的缝后设备产值约3亿元,工艺不断优化,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市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预计未来几年,台州缝前、缝后市场会保持高增长态势,“接下来我市将引导龙头骨干企业向智能裁床、吊挂、熨烫、定型等缝前和缝后市场拉升,加快确立先期市场地位,实现差异化发展。”

           去年4月,杰克通过反复调试,不断提升网络稳定性和数据存储能力,推出物联网缝纫机,成功试水企业级工业物联网平台。

           “智能化物联网技术,变被动为主动,提前快速服务。平台可采集数据、判断品质、评价员工效率,在销售旺季实现全球调配供应链资源。同时,打通供应链直至客户端的各个环节,让中间环节透明化,从原本在网上下单后只能看到下单、发货情况拓展到可以追溯服装生产全过程,破解假货问题。”杰克相关技术研发负责人介绍。

           进行模式创新,跳出市场“红海”厮杀,充分整合全球原材料、设计、研发、制造、物流、服务等优势资源,打造世界级平台,则是龙头企业由制造商向智能制造整体方案解决服务商转型的必走之路。

           头部企业

           布局智能制造 为行业发展蓄能赋能

           名片

           阮福德:杰克集团董事长

           记者:疫情对杰克的影响如何?杰克是如何审视这次疫情的?

           阮福德:全球疫情的暴发,对下游纺织服装行业影响较大,市场需求普遍下降,上半年产量有所下滑。

           但是,衣食住行,只要人还需要穿衣吃住,缝制设备就还有市场,缝制设备行业是一个能够可持续发展的行业。而且缝制设备行业有它自身的周期性,前两年刚经历井喷式发展,如今正处于调整期,这次疫情加剧了调整的力度。

           我们董事会通过对比历史数据与行业规律,认为未来一到两年,缝制设备行业将会有强劲的反弹。经历过2008年的金融危机,我们知道,下跌越深,反弹越强劲。

           因此,我们认为,后疫情时代,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我们对缝制市场仍然充满信心。我们坚信,待疫情趋于稳定,市场会迎来爆发。所以,在这个艰难的时期,不论是生产还是研发,我们仍然在持续招人,持续投入。

           进入下半年,随着消费市场的复苏,缝制设备的整体行情都有了明显的回暖。

           记者:疫情加剧行业调整,杰克是如何应对并规划未来的?

           阮福德:疫情之下,行业迎来“内挖潜力、凝练内功”的机遇,2008年的金融危机后,杰克能够一飞冲天,靠的就是提前蓄力。这个时期,高质量发展会进一步加快,产业升级也将提速。

           数字化转型升级将成为各行各业的新趋势,工业企业加快物联网建设是必然的。智能制造是缝制设备行业和服装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杰克致力于成为服装智能制造成套解决方案服务商,这些年通过海外并购、自主创新等措施,也整合了很多资源。

           目前,杰克已构建以智能缝制设备为主场景、工业物联网为基础,融合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服装智造工业互联网平台,助力打造数字化服装工厂。通过物联网技术,将裁床、缝纫机、吊挂等单台自动化的机器,组成智能化的缝制单元,最终实现平台化发展。

           让产业数据化,让数据产业化,这就是杰克正在努力的方向。

           记者:台州缝制设备产业链存在哪些薄弱环节?

           阮福德:经过多年的发展,台州缝制设备产业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但产业内部仍存在着关键配套缺位,旋梭、机针、球连杆、软件等其他核心零部件仍然依赖外购。

           企业的竞争实质是产业链的竞争。疫情之下,缝制设备企业的产业链要加快建设国内国际双循环体系,降低风险。

           作为行业龙头企业,我们也正在助力并推动台州缝制设备产业补齐配套链,补强产业链。我们将以筹建中的智能高端缝制装备制造基地项目二期为平台,以园区先进智能化产业技术、人才、生产要素等优势,进行精准招商,计划引进20家左右生产核心功能部件的国内外配套企业入驻,从而建成台州智能缝制设备全产业链的世界级生产基地。

           说链补齐“短板”做强台州缝制设备产业链

           名片

           谢洪方:市经信局缝制设备产业分管领导

           台州是全球最大的缝制设备生产和出口基地,经过多年发展,集聚了一批行业优势企业,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

           近年来,台州市委、市政府紧扣“制造之都”建设战略目标,持续推动台州缝制设备产业做大做强做优。继2017年缝制设备行业被列为台州市七大千亿产业集群之后,今年我市又将其列入“456”先进产业集群(4个有国际影响力、5个国家级先进、6个国内有影响力)进行培育,并明确了打造“世界级缝制设备产业基地”的目标定位。

           当前,缝制设备产业内部存在着关键配套缺位、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

           补齐“短板”,完善产业链并加快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是台州缝制设备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今年以来,我市缝制设备企业产品升级步伐加快,以杰克的智能缝制单元、裁床、鞋机,汇宝的厚料机,川田的模板机,衣拿的吊挂系统等为代表的特种机、高端机正不断发力。同时,缝制设备行业还从缝中向智能裁床、吊挂、熨烫、定型、面料等缝前、缝后市场延伸。预计未来几年,台州缝前、缝后市场会保持高增长态势。

           在关键零部件这一产业链“短板”攻克方面,目前,我们已经排摸并形成85家全球缝制设备行业整机及关键零部件企业招商目录清单,编制了《全市缝制设备行业招商方案》。接下来,我们将服务杰克公司在台州湾新区开展缝制设备产业链精准招商,重点招引一批国内外旋梭、机针、球连杆、软件等细分领域优势企业落地台州,做强产业供应链。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