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先进设备为服企筑巢引凤
缺工问题持续加剧 缝机企业积极应对
从2004年初开始,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缝纫工短缺现象就已经显现,号称“中国童装之都”的浙江湖州织里镇、著名纺织工业城、绍兴等生产基地的服装企业去年也纷纷受到缝纫工短缺问题的困扰。
近来,这个问题越发严重。在烟台职业介绍中心公布的十大热门职业榜上,缝纫工已经连续两年稳坐榜眼位置。中心的信息显示,裁剪缝纫工2004全年该市需求为1.7万人,但只有8201人求职,平均一个人能坐拥两个缝纫工岗位。从2004年开始,随着日资、韩资企业在烟台兴办的服装加工企业数量猛增,烟台劳动力市场的缝纫工开始紧缺。另一方面,由于前几年缝纫工供过于求,一些技工学校将培养重点转向了其他的热门职业上,缝纫技工的生源严重不足,形成“断档”局面。在几年前烟台劳动力市场上还是几十个人争一个缝纫岗位的情况,如今却成了众多单位争一个缝纫工。
如果说烟台以及周边地区服装业原本就比较发达,岗位猛增造成缺工现象还可以预见的话,那么缝纫工的短缺,从沿海发展到内地,逐渐在全国各地蔓延的事实就更说明问题的严重性了。1月24日,西宁市2004年第四季度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公布,裁剪缝纫工需求缺口排在前四位,而需求缺口最大的就是裁剪缝纫工。
技工学校一直根据市场需求调整招生制度。目前,烟台市所有技校的服装缝纫专业的学生都成了“抢手货”。可是由于缝纫工劳动强度大,工资偏低,学校虽想扩大招生规模,但生源却成了问题。学校方面认为,企业应根据市场变化,适当降低缝纫工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人的待遇,这样才能栽好梧桐,引来凤凰。但实际上,提高工人待遇,不是解决工人短缺问题的惟一途径。缝制设备生产企业也在关注这个问题,已经有企业开始在机
器的细节上做文章,努力开发生产效率更高、操作起来更舒适的设备,以改善缝纫工的工作条件,以此来吸引更多工人。 嘉祺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