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出口企业进入微利时代
- 74种产品调高出口关税,2种停收,3种调低,这就是自6月1日起,我国将对今年1月1日起征收出口关税的部分纺织服装产品调整关税税率。5月23日,欧盟纺织品委员会也通过提议,同意对由中国进口的T恤和麻纱启动“紧急特保”程序,要求与中国方面就这两类纺织品的进口问题进行正式磋商。
这些发生在纺织品领域的重大变化,对在中国出口市场中占据第5位,年出口交货值高达292亿元的福建省而言,影响颇为深远,多数服装出口企业将进入微利时代,福建纺织业界又该如何应对,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政策】
产品税率提高4倍
“此次调整涉及79种纺织品,其中74种调高关税,2种停收,3种调低”,福建省纺织行业协会有关负责人称。在这些产品中,多数产品的税率比原来提高了4倍。
一款男西服套装从每件0.2元,调高到每件1元,提高了4倍。而亚麻单纱则从原来未征关税,调整为每个计量单位3元。当然,也有3种产品调低关税,化纤制针织或钩编女三角裤及短衬裤等3种产品,从每件0.2元调低至0.05元。
根据国务院通知,自2005年6月1日起,将调高部分纺织品的出口关税,这对整个纺织行业的利润收入将带来一定的影响。但内衣出口将从中受益,而童装外销的损失则无法避免。
【影响】
近万出口企业
面临微利时代
此次调整,低附加值的出口产品受影响较大。不同附加值的产品,由于利润空间相差甚远,因此所受影响不尽相同。此次征税的各类产品中,部分附加值较高的产品利润率可达到30%左右,对于这类产品来说,1.3%的平均税率当然不在话下;但如果按今年行业平均纯利率3%来计算,那么以出口低附加值为主的小企业都将面临微利或无利润时代的打击。
据了解,我省目前有2万家纺织业企业,其中近半都有出口,其中包括相当数量的中小企业。省纺织行业协会有关负责人称,关税的提高,将对中小规模的出口企业造成重大影响,成本进一步加剧,“甚至生意都没得做了”。
就在我省纺织业界忙于关注关税调整之时,欧盟纺织品委员会23日通过了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的提议,同意对由中国进口的T恤和麻纱启动“紧急特保”程序,要求与中国方面就这两类纺织品的进口问题进行正式磋商,如果正式磋商未果,欧盟将会对这两类纺织品实施“紧急特保”措施,将其今年进口数量的增长率控制在7.5%以内。
T恤童装损失较大
“仅在6月份一个月,我们估计就要损失20多万元。”福马集团有关负责人称,福马集团是福州一家出口量颇大的女装生产企业,主要以出口T恤为主,仅6月份出口量就有数十万美元。
不仅T恤这样,童装外销也仅存微利。此次提高出口关税的74种纺织品中,涉及童装的共有18种,税率则普遍由原来的0.2元/件提高到1元/件,其中毛制男童长裤、马裤,更是提高到了3元/件。关税如此大幅度提高,将对童装出口企业造成巨大冲击。
据了解,我省现有3000家童装企业,而较具规模的有300家左右,童装品牌企业平均利润率在9%~10%,其他中小童装企业利润率更低。如以童装平均出口单价35元/件计算的话,一件童装的利润也就2元左右。此次关税提高,一件童装要额外加征0.8元的关税,众多服装企业将不得不进入2%的微利时代,这对企业而言,在成本上是个不小的考验。
订单企业自吞苦果
此外,对于一些急于打开外销渠道、签好订单的企业而言,只能自吞苦果,因为这笔关税调整增加的成本,无法转移到采购商身上,企业难免就要做亏本买卖。在加征纺织品出口税政策发布之前已经签订了出口合同,加征出口税后,导致企业利润下降,甚至无法营利。
“短期的阵痛是难免的,出口企业成本加大,我省纺织业变局在即,而从长期来看,将对我省纺织业的发展格局带来积极的影响。”省纺织行业协会秘书长管秀华称,我省服装企业有2万多家,以男装、童装、内衣等为主,2004年,福建全年纺织出口达292亿元,出口创汇45亿美元,纺织业在国内位于浙江、江苏、广东、山东之后,居第5位。
【例外】
内裤出口受益不浅
但也有从此次关税调整中受益颇多的企业,省纺织行业协会秘书长管秀华称,此次调整关税,对一些内裤生产企业带来有利影响。此次国家调整纺织品出口关税,有三大类纺织品的关税下调,其中棉制男式内裤及三角裤、化纤制针织或钩编女三角裤及短衬裤的出口关税税率,均由原来每件0.2元降到0.05元,降幅高达75%。
【应对】
技改提高竞争力
省纺织行业协会秘书长管秀华称,如果大量低价的纺织品充斥出口到他国,很容易就会被他国提起倾销诉讼,这将对行业出口造成严重后果。
“对产品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提高产品综合竞争力,同时,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这将是我省纺织业应对后配额时代变化的重要举措。”管秘书长称,协会将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信息沟通,将有关的政策变化信息及时传达企业,方便企业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