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大型服装商场提早涌现“冬景”
核心提示:随着“设限”、“特保”以及主动输欧配额的国际纺织品贸易风云之后,下半年国内纺织品的市场竞争较之往年显得更为激烈。眼下,伴随这种竞争的“高峰期”到来,北京的一些大型服装商场,虽然身处炎炎的“三伏天”之中,但是用于腊月寒冬的“羽绒服”现在却早早的摆上了货架。对此,业内人士指出,这种过早的“换季”行动较之以往提前了整整2个多月,这也是为今年下半年激烈的服装销售竞争大战拉开了序幕。
商场入"冬"
此时北京的王府井街上,面对摄氏36度的气温,恐怕没有几个人会去想象冬天的感觉。但是,精明的商家,却想到了,而且还“做”到了。就在王府井大街上的百货大楼的4层女装部内,记者意外地看到了以“波司登”为主的羽绒服正堂而皇之的摆在货架上。一件紧挨着一件,男女不同款式,不同色泽的羽绒服摆放的井井有条。而这些羽绒服此刻还正处于“特价优惠”期。
“咦!现在就开始卖羽绒服了?”记者问道。“是啊!早卖了!7月份就开始了。”售货员答。“现在你不知道吧,商场服装已经开始进入换季了。这些羽绒服是2003年的产品,我们提前销售。现在来这里买羽绒服的人才是有眼光的人呢。”就在记者与售货员聊天的不大工夫,已经有3件羽绒服成交了。
离开这里的“怪怪”景象,记者随后又来到西单几家大型的购物城看到,这里的“冬日”也独占一席之地。一些商城也都在悄然地进行羽绒服、皮大衣等冬日服装的销售。但也许是由于消费者此时的“冬天感觉”不是很强,其购买热度并没有王府井大街上的百货大楼强。
厂家入"市"
“的确,我们公司目前正在全力生产各种款式的羽绒服,目的就是为了赶在冬天来临之前占据市场。”一位来自江苏的羽绒服的厂家代表告知记者。“今年,由于美欧设限,许多服装生产厂家已经把目光盯住了国内市场。尽管羽绒服本身对于美欧设限影响不大,但是却受到了间接影响,起码今年下半年服装市场的竞争较之以往同期更加残酷。北京王府井大街上的百货大楼现在就开始销售羽绒服,也就是考虑到这种因素。往年像羽绒服进入市场一般都在9月份,而这次的提前进入,未来竞争的激烈程度是可想而知的。”
与这位羽绒服厂家代表所说几乎一致的,还有北京洪发羽绒服制造有限公司的王新总经理。他告知记者,目前,自己公司的羽绒服除了已经在北京的一些大型服装商场摆上了货架之外,在东北、华北的城市也同时提早入“市”了。另外,公司在2005年投巨资拍摄的羽绒服广告,也即将在东北、华北等省、市电视台“登陆”,而这在以前是没有过的。至于目前公司具体的销售产值有多少,王总表示今年下半年的羽绒服销售,现在尚处于“铺货”及“入市”阶段,只有一些的“零星”销售,羽绒服真正的销售还未形成气候,无法明确答复。鉴于受美欧设限的影响,国内市场呈现异常的激烈竞争,公司今年较之以往已经提早进入了“换季”市场,同时公司就提升羽绒服的附加值及在品牌的打造上,做了大量的投入和准备工作,而公司对自身的产业结构和销售终端也进行了重新调整改造。
的确,记者从北京一些大型商场了解到,尽管目前羽绒服的销售还没有真正形成气候,但提早入“市”已激活了市场需求,在夏日经济尚处旺盛期内,“冬日”羽绒服销售终端的经济大战已经悄然拉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