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钰洲、蒋衡杰谈服装及服装协会的战略机遇期
- 砺练强势产业 锻造完美协会
——杜钰洲、蒋衡杰谈中国服装及服装协会的战略机遇期
中国服装业的产业精英们在6月26~27日齐齐会聚福建石狮,除了按惯例召开中国服装协会四届二次理事会和全国服装行业工作会议之外,重要的是,研讨中国服装企业如何在新的背景下和环境中提升产业,释放压力,从而使业界对新形势应对自如、游刃有余。
2005作为全球纺织品配额取消后的第一年,风云际会,贸易活跃,摩擦不断,高度吸引世人眼球。在这段被业内人士视为中国服装行业新的战略机遇期,此次全国范围内的行业工作会议在这样的背景下,意义格外重要。会上,杜钰洲会长和常务副会长蒋衡杰就当前配额取消、尤其是欧美特别保障措施启动后,我国服装行业以及服装协会所面临形势和任务做了全面深刻的阐述。
新的战略机遇期特点突出
今年是后配额时期的第一年,也是后过渡期的第一年,中国纺织服装业要正确的面对这个时期。面对战略机遇期,企业要通过实行名牌战略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
今年以来,中国服装业在国际市场上遇到了新的贸易矛盾和摩擦,从一季度以来所面临的形式可以看出,新的战略机遇期的特点非常突出。
首先,国际竞争与贸易保护主义更为激烈。由于取消配额,世界纺织品服装向自由贸易回归的进程加大了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比较优势的释放,我国纺织服装业的竞争力不但让发达国家,也让发展中国家感到压力。但现在的国际竞争是产品技术的竞争和品牌的竞争,而以美国和欧盟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也会在配额取消后,利用各种新的形式延续它们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这都促使我国的纺织服装业不能继续仅仅停留在依靠数量和价格的竞争上。
其次,我国国内工业化进程加快,面对的问题相应突出。中国工业化进程面对着科学的发展观所提到的五个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在纺织服装行业内同样存在,即经济与社会协调、工业与农业的协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区域的协调、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协调,这都需要在行业的发展中得到解决。如果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继续仅仅在数量上争取空间,即使形成了数量优势,也将面对着能源、水源等各方面的压力,行业将存在成本提高和对外开放的水平等各方面的问题,使企业的"走出去"更为不易。而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现在产品的"走出去"多数都是依靠贴牌加工,品牌走出去的很少,这是我国国内工业化进程所面对的课题。
第三个特点是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内部提升的压力增大。现在原料涨价,能源短缺使行业内开工不足,依靠压价来竞争的路子将越走越窄。
积极而冷静第面对新的战略机遇期
对于以上这些问题在今年都凸显出来的问题,我国纺织服装行业要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不能消极悲观,但要冷静的面对,不能简单的认为后配额时代就可以自由发展,自由贸易不等于自由发展,制约因素也将加大。从国际市场来看,我国的比较优势的释放受到了限制。现在看来,在后配额时代中国服装业遭受贸易保护主义的限制和阻力是不可避免的,而且这种限制和阻力不是短期的,我们要有长期的思想准备。从大的方面说,中国经济的和平崛起是在改革开放和融入全球化下取得的。但是世界市场在已经被原来的富国瓜分的情况下,任何一个国家的崛起都将不可避免的面对贸易的摩擦,我国的制造已经挤入了这个被瓜分的市场,但是中国的技术和品牌要挤进去很难。中国的纺织品服装较早挤入国际市场并占有份额,所以面临的摩擦也最为突出。而且发达国家从其自身利益考虑,也势必会阻挡我国纺织服装产品的进入,贸易摩擦必然会产生,这就要求我们要提高对外贸易的竞争力,而不能简单的依靠比较优势,并且要对贸易摩擦和贸易争端要有长期的准备。
另外的不利因素,就是我国在入世条款中,发达国家掌握了对中国纺织品服装实施特别保障措施的权利。而这一条文的主动权在进口国手中,欧美发达国家认为我国服装纺织行业可能对其构成威胁时,就可以提出特别保障措施以限制我国出口产品的增长量。但是目前来看,是否构成威胁还无法界定,这就更使我国在贸易摩擦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
所以,面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延续,中国服装企业要加大结构调整,改变增长方式,要有走出国门的决心,加快走出去的步伐,提高参与国际竞争的本领和水平,在价值量上扩大空间。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加大对纺织服装行业结构调整,加大对产业升级、增长方式改变上的政策支持,帮助我们的行业提高竞争力。关于加快产业调整、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国际化道路,这方面,中国服装协会我们去年的工作中向全行业做了动员,行业取得了明显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