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番禺地区服装出口企业提前"冬眠"

            配额取消后欧美频频设限 番禺五类服装的月出口量由近百万件降至14万件

     

      记者近日从有关部门获悉:配额取消后,在欧美仍对我国出口服装频频设限的大环境下,番禺地区的服装出口企业遭遇“滑铁卢”,提前进入“冬眠”状态,五类服装的月出口量由原来的近百万件降至14万件。

      从今年1月1日起,全球纺织品贸易的配额体制宣告结束,实现了纺织品贸易一体化。随着配额的取消,我国对欧美的服装出口大幅增长,仅番禺地区销往欧美的服装每月就达100万件。但随之而来的是欧美以我国纺织品服装扰乱其市场为由,相继对我国纺织品服装采取贸易保护措施。

      欧美设限,企业“抢关出口”

      据了解,番禺出口到欧美的服装主要包括梭织男女便服套装、男女长裤、男衬衫等五大类,且均在欧美的设限之列,导致相关的服装生产企业深受影响。6月份,在美国实施数量限制后的第一个月,服装生产企业担心已签合同无法履行,又无法准确判断有关产品的受限数量何时用尽,番禺服装业内一时出现的“恐慌”,客观上促使企业加快生产和缩短出口周期,造成了企业“抢关出口”的现象,当月番禺出口到欧美的五大类服装数量猛增,达到139万件,创了历史新高。7月下旬,随着对欧10类产品和对美7种产品的出口限额逐渐用完,相关企业被迫转向生产其它尚未设限的服装种类,出口到欧美的五类服装数量急剧减少。8月份,出口欧美的五大类服装只有41万件,9月上中旬,出口量只有14万件,仅为6月份的1/10。

      配额取消后,发达国家虽然不能再使用配额这种传统方式限制中国纺织品出口,但是大量使用其他的非关税壁垒措施,如绿色壁垒、技术壁垒、反倾销、“社会责任标准(SA8000)”等。这些非关税壁垒措施正在呈现不断加强的趋势,且将成为我国纺织品出口的主要障碍。

      专家建议:番禺服装走出去要“以质取胜”

      在“后配额时代”的贸易环境下,番禺服装出口贸易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广州市轻纺贸易方面的一位专家说:番禺服装的出口可以利用香港、澳门转做OPA单生产(即按照原产地规则将服装生产的缝制工序转移到港澳生产完成,就可贴上港澳制造的标签),以避开欧美的设限这一渠道外,但最根本、最关键的解决之道是不能再走“以量取胜”的老路,应走“以质取胜”的道路。出口服装生产企业要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要努力创立自主品牌,提升出口服装的质量和档次;长远来讲,要积极参与市场竞争,突破国外技术壁垒,提高抵御风险能力。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