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中国服装如何承接世界买家的审视?

        进入7月以来,中国(大连)国际服装纺织品博览会海外贸易部显得异常繁忙。这些工作人员每天负责处理上百个来自世界各地的咨询信息。他们通过电话、传真和网络等联络手段,详细回答世界各地买家所关心的问题,其中包括将于今年9月召开的展会为什么要功能定位于国内外服装进出口的主要平台,实现这些功能定位将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参观这一展会需要什么样的报名程序;乃至作为采购商将会在展会上得到什么样的对接服务。展会的承办单位发现,虽然离展会开始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但已经有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买家确定前来参观展会,大型的国际采购机构超过了600家。而且这些数字每天还在持续的增长。

     

      中国(大连)国际服装纺织品博览会的前身是已经举办了17届、被业界称为“中国服装及面料流行趋势晴雨表”的大连国际服装博览会。“海外买家对展会的关注程度是十七年来从未有过的。”中国(大连)国际服装纺织品博览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李素珍介绍说。

      海外买家缘何关注博览会

      海外买家对中国服装的关注当然不是偶然的;而他们对这一展会的关注也不是从今年7月刚刚开始的。早在5月中旬,大连国际服装博览会升级更名为中国(大连)国际服装纺织品博览会,由商务部、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和大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消息一经传出,就在国内外的纺织服装业界和媒体中引起了轰动,各国采购商通过多种渠道咨询首届展会各项事宜。

      有人用“乱花渐欲迷人眼”来形容目前国内服装类展会的现状。业内人士认为,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这一展会能得到国外买家的如此关注,主要缘于几个原因。一是国家级展会权威性,二是专业品牌展会的影响力,而最重要的还在于中国在服装纺织方面的产业支撑。

      政府力量助推品牌诞生

      “中国服装纺织行业将会很快产生一批真正的自主品牌。原因一是由于服装纺织行业多年的积累;二是,一个品牌的产生必须源于有一定能力的消费层,中国目前具备这一条件。”国家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日前在首届中国(大连)国际服装纺织品博览会筹备工作会议上表示。他同时提出,“中国(大连)国际服装纺织品博览会应积极参与到提高我国纺织品质量和效益的系统工作中,大力吸引国外知名品牌服装及设计研发中心进入中国,积极推动与国外纺织业界的经验交流,推动中国一流品牌参与国际竞争。”

      中国品牌已经到了呼之欲出的重要时刻,需要一个权威的展会平台助推它的诞生。各种信息表明,国务院将举办了十七届的大连国际服装纺织品博览会升级为国家级展会,其目的正是为了利用其文化和品牌优势,通过一个具有一定规模和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展会平台,实现改变服装纺织产业出口增长方式,建立自主知识品牌,从而提升其在全球服装纺织产业链上的位置。

      而博览会组委会的一系列扶持政策也正是为了实现这一目的而制定的,例如,对于获得全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商务部扶持的58家服装纺织、缝制设备重点出口品牌企业参展以及获得辽宁省著名商标、辽宁省名牌产品的企业参展,组委会将提供展位优惠、展会媒体优惠等多项优惠政策鼓励国内品牌企业;对于参展的设计师和设计研发机构,组委会将免费提供创意产业展区展示其设计产品等服务。

      “2005年的纺织品贸易争端再次提醒我们,只有通过加强自主创新,培育自主品牌,转变增长方式,才是中国纺织工业发展的根本道路。”高虎城敏锐地指出。显然,商务部对于通过展会促使中国服装走向国际,其所寄予的不仅仅是希望,还有实实在在的支持措施。例如,为了促使此次展会能真正办出国际性、专业性和贸易性,商务部直接发函邀请海外贸易商参会,此次确定参观展会的海外采购机构,其多数都是在这种情况下前来的。

      实现对接将成关键环节

      中国是世界纺织品的第一生产大国、出口大国和第一消费大国,应该说,中国服装和世界买家牵手是双向的必然选择。但是,如何实现买卖双方的对接却成为一个关键的环节。

    “博览会将会根据参展商的实际需求,为每一位前来参展的企业预约3-5家贸易商。”中国(大连)国际服装纺织品博览会办公室副主任李叔祺告诉记者,“让所有的贸易商和参展商都能在展会上做成生意,这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展会的功能已不再满足于为创造机会,更延伸为帮助企业抓住机会。目前,从博览会方面了解到的消息表明,他们已经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建立完备科学的买卖对接系统上。

      政府、服装企业和专业展会共同牵手,目的是为了让关注中国服装的国外买家,不仅感受到品质和技术的魅力,品牌和文化的魅力,同时感受到服务的魅力。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