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技术创新 标准先行

      ——记全国缝制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四届二次全体会议 

      11月14日,第四届全国缝制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在浙江宁波江东新舟宾馆隆重召开,中国缝制机械协会理事长田民裕、常务副理事长何烨、副理事长胡淼海、顾问王承康、上海缝制机械协会秘书长雷杰、上海缝纫机研究所吴剑敏、副所长周玉竺,及来自各大企业的标委会委员出席了会议。

        会议由王承康和雷杰共同主持,在周玉竺通报完各项标准的修改和制定的具体情况后,到会的各位代表和领导们开始踊跃发言,探讨如何将标准制定得更加合理完善。

        在会上,很多委员认为,标准的制定要符合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自上海惠工缝纫机三厂的罗一明委员指出:“现在已经进入机电一体化时代,很多厂家都不是以往那样大而全了,我们厂现在只生产机头,而控制系统则是靠采购而来。现在制定的标准是机头和控制系统双项合并的,而我们需要的是针对机头的标准,因为我们不可能将买来的控制箱逐个打开进行测试,这太不符合实际情况,针对这个问题两项标准在设定时最好分开。”来上海自鲍麦克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甄力也指出,标委会修订的一些标准如振动指标和绝缘电压数值并不十分符合真正的测试水平。“国家强制标准应该优先考虑和制定,应该将他们放在现行标准的前面,后面再加上我们行业自己所制定和修订的产品标准。”来自北方天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王向东指出了国家强制标准的重要性。

        此外,其他委员也指出,厚料机、平缝机、套结机等速度都不一样,这个标准应该是一个过渡的标准,而不是一个绝对的标准。来自华南的张锦洪委员说:3500—4000的转速称不上是高速平缝机,高速平缝机起码要达到5500转。

        当然,标准的建立需要不断的改进和完善,来自杰克的邱卫明委员说:“我们现行的标准可操作性差,在中小企业中推广起来难度很大。而且,由企业自己提出的标准不应该理所应当地分配给该企业,而应该由协会和标委会来根据企业特点和实力来分配任务。”他的发言得到了协会领导的重视,代表们也纷纷赞同在下午的会议中,重点汇总了上午的讨论结果,明确落实了项目的承担单位。其后,到会领导总结了标委会在2006年的工作完成情况,完善2007年的工作计划,并通过了“全国缝制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气专业组工作管理办法”,组长和副组长分别由来自兴大豪和鲍麦克斯的高工张兴国和甄力担任。

        在会议的总结报告中,副理事长胡淼海作了指导性的发言。他指出:“我们行业的产品研发已经进入机电时代,很多产品都是高科技含量充足的,而我们现在所讨论的大多是一些市场上已经几近淘汰的老产品,这样的滞后型标准已经无法满足行业的发展需要。我们的标准应该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在新产品的研发前期就应该制定标准。标准要市场化、商业化,要让用户来探讨具体规格参数,而不是等到这种产品已经在市场上热销之后再制定。”

        何烨副理事长在会上指出:2006年标准化的一个重大改变在于指导思想的变化,在人员、机制和经费上都有了保障。以前我们的92项行业标准在结构上是不合理的,其中35个家用、36个工业、21个通用,平均标龄长达10.8年,2000年以后的只有20项左右。而现在,在标委会和各企业的努力下,已经有了可喜的转变,相信今后更好的局面会展现在我们眼前。

        最后,田民裕理事长认为:市场在变,科技项目也在跟着变,企业报项目要认定自己项目的技术参数,不要好高骛远,更不要妄自菲薄,要认真审视自己的企业特点,认识到我们行业平台的优势和劣势。我们现在的平台应该说是强有力的,但我们还缺乏核心技术竞争力。因此,我们更应做好各项标准的研究工作,这是行业具备强劲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标志。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