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装周饕餮宴亮点多多 推动时尚产业发展
- 中国国际时装周,十年铸就辉煌。时装周的舞台,对整个服装产业产生了什么影响?对中国时尚产业的发展起到了什么样的推动呢?
国际关注亚洲时尚
11月21日,国际CROSBY基金公司、美国KEATING基金公司向中国设计名师罗峥及其品牌OMNIALUO(欧柏兰奴)大规模投资协议在时装周期间签订。两家国际投资公司首期向中国设计名师罗峥投入资金,用于她创立的时装品牌进入国际市场发展。以罗峥为代表的中国设计师在中国国际时装周的舞台上,吸引了国际社会的密切关注,也让中国设计师走在了通往国际的阳光大道。
据悉,罗峥已被邀请参加2007年法国巴黎的时装周。另外,还有可喜的消息传来,继“吉芬”参加今年的巴黎时装周之后,“利郎”、“玫瑰坊”明年也将踏上米兰时装周的红地毯,他们也是在中国国际时装周的平台上,赢得了米兰时装周青睐的目光,获得了难得的一张通行证。在时装周的推动下,国内设计师品牌逐渐成熟,并有走出国门一展风采的实力。
国际味道愈发浓郁
几年前,我们还在为时装周上难得出现的韩国作品而欣喜,如今,众多国际设计师和国际品牌正不断亮相时装周,让时装周的国际品味愈加浓烈,也让国内近距离地接触国际时装大师。如这次时装周,除法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家的参与外,“俄罗斯时尚日”的5场时装发布会更是让中国观众一饱眼福。
成衣发布逐渐成熟
时装周上的成衣发布日趋成熟,不仅仅是做秀,不只是玩概念,更多的是理性商贸洽谈。如罗峥的“欧柏兰奴”发布会上,经销商宾客满座。刘洋的高级成衣发布会,作品更具实用时尚性与实用性,与市场的紧密结合,使得T台上发布的时装完全可以台下穿着。
品牌更具文化内涵
在时装周创办之前,中国的服装业只是简单的成衣加工。时装周创办以来,品牌意识、时尚意识和文化意识渐渐植入了服装行业的根基,时装周的时尚论坛、文化沙龙、辩论大赛等为服装品牌的发展注入了鲜活的思想灵魂。时装周上发布的品牌也更具有文化内涵。时装周上进行发布的国内服装品牌,差不多有个共同的特点,强调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与国际时尚相结合,不论是蔡美月的“将中国的原创婚纱走向世界”,还是东北虎的“‘凤’舞中国风”,或是刘洋的“黛——将东方的娟秀和西方的浪漫融为一体”……表明国内的时装设计师们,不再盲目地跟随欧洲时尚,在尊重本土文化的基础上,放眼与国际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