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变独资——中外缝企告别“蜜月期”
作为我国缝制设备行业发展的一个阶段特征,眼下,中外缝企联合成立合资公司的合作关系正因合作双方的利益冲突等原因而变的微妙起来。
不久前,我国缝制设备行业的骨干企业,中捷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与德国百福公司正式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中捷公司将其所持有的双方合资公司——上海百福中捷机械工业有限公司全部40%股份以195万欧元的价格转让给百福公司,从而宣告了曾经业内的中外合作典范——中捷与百福合作成立的合资公司以合作双方的“分手”而成为独资企业。
与此同时,另一家骨干企业,天津天工缝纫机公司与日本飞马公司所成立的合资企业也面临着成为外国独资企业的情况。由于天工持续减持合资企业的股份,从最初所握有近一半股权,减持到目前只占合资公司股份的百分之几。天工已失去对双方合资公司——天马公司的主导权。
近段时间来,我国缝制设备行业内所发生的这些合资企业的新动向似乎在表明,经过最初的“甜蜜”过后,合作双方因各自的发展需要对彼此间的合作关系进行了重新的审视与调整。其中,对合资公司的发展方向、内容及存在的必要性考虑是此次调整的重心。
“分手”的原因
作为国内缝制行业的骨干企业及全球缝制设备行业里的顶级品牌,中捷公司与百福公司的合作跟标准与兄弟公司的合作都被誉为我国缝制行业里的中外合作典范,在行业内具有极大的代表性。从早期中捷为百福贴牌生产,到后来成立合资公司,这一过程也是国内一些企业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的。
此次中捷公司退出合资企业,尽管市场在2006年就有传言,然而,由于合资公司运行良好,在2006年,该合资公司主营业务收入12099.31万元,实现净利润579.77万元,所以当中捷转让股权的消息在行业内得到确认后,还是引发了众多从业人员讨论与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