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为自己的“创造”而“制造”
杜钰洲谈时尚创意空间活动
10月30日,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服装协会会长杜钰洲在其他行业领导的陪同下,参观了几乎全部“时尚创意空间”展的静态展览部分,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此次全行业携手共同推出的“时尚创意空间”活动的重要意义在于,在行业中树起“文化创意”的大旗,促进行业提高创新能力,实现产业升级。而针对其“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主题,杜会长表示,“中国创造”总体来说应该是非常有竞争力的,关键是“制造”要和“创造”结合,要为自己的创造来制造。
杜会长首先饶有兴致地参观了以“破茧而生”为主题的“中国纺织创新设计展示”,不仅详细询问了一些别出心裁的展品的设计师概况、所属地区,更关注所展出的新型面料的功能性与环保性,并表示“来参展的企业都在创新方面有自己的成就”。在观看了一些颇具“原生态”味道的展位设计后,杜会长指出,现在有很多原生态的东西被运用得很好,“我们需要一个创意型团队,要到企业去进行宣传,让他们深刻感受到,创意能给企业带来多大的价值”。在“有机生活”主题展区,杜会长对其将有机农作物与纺织品一起放在盘子中摆到餐桌上的做法表示出兴趣,在了解到此类纺织品就是从玉米中提取纤维制成的环保型纺织品后,他希望“将来开发的纺织品可以直接吃掉”。
在“2008/2009色彩流行趋势”展区,杜会长表示,利用“色彩墙”这种大面积、直观地进行色彩宣传的方式很有力量和气势,并认为它应该再延长,严格按照色谱排列,且在材质选择上“棉毛麻丝”都应涵盖。
在服装展区,杜会长走访了东华大学、例外、吴海燕、房莹、武学伟/武学凯等展位,并与他们亲切交流。他仔细询问每位设计师所带来的创意理念,听到吴海燕由杭州油纸雨伞而生的“纸类”创意时,杜会长赞许地表示“用纸比用塑料环保”。杜会长还询问了房莹所带品牌的国内、国外市场销售情况,并鼓励中国自己的设计品牌到国外参展。
在参观完麻素空间、家纺空间后,杜会长最后指出,此次活动所提出的“创新”主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科学技术的创新,主要体现在此次展示中各企业在面料、纱线、制造、工艺技术等方面的进步,包括一些环保和循环经济的理念。这也是当前人们生活方式中的一个重要的价值观。第二是实现品牌的培育,推动中国的设计师加快自己自主品牌的创立和价值创新,这是我们产业升级的一个重要标志。“因为在制造领域应该说中国可以制造任何品种、任何质量的产品,这已经是国际公认的,但是我们的原创、我们的自主品牌,特别是走向国际的品牌比较少。这说明我们虽然在制造上是一个很强的国家,但在原创品牌方面还是一个弱国。在国际市场我们以贴牌加工为主,而在国内高端、顶端市场也还是国际知名品牌控制着,这是我们当前所面临的一个强烈挑战。其实我们面前有大好的机遇———我们国内需求很大,需求结构也在上升,关键是我们要怎样适应这种需求,进一步发挥内需对我们产业的拉动作用。品牌是当前创新工作的一个重点,品牌里面又有两方面工作,一是产品创新、管理以及对消费者、消费时尚、消费生活的把握,对各国文化的掌握。现在看来品牌的价值很大范围是文化创意在产品开发中的融合,通过文化创意提高产品的人文关怀程度,从而实现品牌在文化创意上的价值。二是我们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物质消耗、能源消耗,扩大非物质的创造,增强‘软实力’。我们的目的,是通过此次活动,让行业内部和行业外部广大企业重视设计,让我们的设计师重视在产业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这是一个过程。创意本身是一种多元文化的共生,希望社会上的文化创意产业能更多地融入我们的衣着、家用纺织品、汽车等服务于现代生活的各个领域,因为这些领域都有很大的价值增长空间。希望此次活动能起到带头作用,给我们的设计师,给我们的自主品牌、设计品牌一种信心,在全行业形成一种创新的氛围。”
杜会长说,中国创造总体来说是非常有竞争力的,不仅是我们的成本低,针对国际竞争我们总体上讲质量还是得到肯定的,现在不管是大众市场还是高端市场都有中国制造的身影。如果说找差距或者有什么需要进一步提高的话,一是我们的品质还可以更精致,我们按照别人的要求做得很好,但是自己创造性的品质还需要加把劲。也就是说创意不仅仅是在文化方面,科技方面也需要创意。在高品质方面我们还要向更高层次,比如高级成衣的方向发展。第二是我们的制造要和创造结合,要为自己的创造来制造,这样才能够获得跨国价值链中的大部分利润,现在我们得到的只是小部分。我们要利用创造性的提高带动制造性的提高,这个目标是非常明确的。我们要打破过去的传统观念,因此,我们现在很需要创造性的人才、创造性的机制,还有有创新精神的管理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