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民德本的裁缝铺
青海新闻网讯 “党的好政策让我们牧民也过上了像城里人一样的幸福生活。”这是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过马营镇麻什干村一社村民德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肺腑之言。
阳春3月的一天,德本正和儿子多杰扎西、儿媳西毛忙着赶做别人在他这里定做的几件藏袍。原来,德本一家5口人,是2003年迁到马营镇的。这之前,他一家居住在麻什干的草原上,因为居住偏远,没水、没电、交通不便,电话就更不敢想了,一家人的生活也完全指望着一群牛羊,日子过得紧巴巴。看到曾一起放牧的村民陆续搬到过马营镇,德本和家人合计后也下了决心,卖掉了牛羊,拿出4万多元的政府补贴,买下了镇政府的规划房,举家搬到了以前一年也来不了几次的过马营镇。
初来乍到,没有了牛羊,德本那双握惯了牧鞭的手空了,心里也空落落的没了主张。一天,德本在大街上闲逛,忽然他发现街面上没有一家藏服加工铺。这时,他灵机一动,想起自己跟母亲学过做藏袍的手艺,何不在自己家里开一个藏服加工铺呢?镇上的领导听了他的打算后鼓励说:“镇上还真没有干这一行的,准行1他打定了主意,接下来进布料、买缝纫机,专门腾出一间房子,经过一番紧张而兴奋的忙乎,德本家的裁缝铺开张了。
经过全家努力,诚信待客,德本的生意逐渐好起来,在当地小有名气。2004年,靠藏服加工,德本的腰包里装进了以前全家几年放牧牛羊的收入。钱挣多了,活更忙了,德本明显感到人手紧张,这时,他又开始教儿子学手艺。2005年,儿子成家了,儿媳妇也成为“家庭服装厂”的一员,生意更红火了。有了钱,德本开始重新设计他的家庭生活,去年,他买了新款的家具,购置了品牌家电,就连窗帘也换成了新的。他兴奋地说:“现在党的政策这样好,我不但要想着挣钱,还要像城里人一样学着享受生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