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ITAT“三问” 中国服装商业再思考

    卖什么?怎么卖?怎么处理与供应商的关系?怎么处理速度和质量的关系?......有问题,才有发展。


      中国服装商业的路还在探索,关于服装商业的讨论还在继续。无论是在今年的CHIC博览会上,还是在中国服装论坛上,服装商业都成为了重要的议题。而其中,ITAT更是被频频提起。其实,在记者以往就服装商业进行采访报道的过程中,有很多采访对象都告诉记者“要好好研究研究ITAT”。ITAT似乎已经成为关注服装商业的业内人士不可忽视的现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目前ITAT所引发的对中国服装商业的思考的意义,远远大于它带来的经济收益。所以,我们感谢ITAT,感谢它给予中国服装商业注入的一份力量。好或不好,成功之处或遗憾之笔,都是难得的收获。下面,我们希望透过ITAT运作过程中的三个问题,来对中国服装商业进行再思考。

      问题一:大众品牌在哪里?

      服装商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支柱,无疑是解决服装企业的通路问题,是要帮助中国服装企业将服装卖出去。而如果想将产品卖出去,必须要先了解消费者要买什么。不可否认,企业做市场的一个较高境界,就是创造需求、引导消费。但是,我们却不得不承认,最大多数的企业,是要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基础的。中国的消费者需要什么样的服装?中国服装企业应该卖什么样的服装给中国的消费者?这是做服装商业的企业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

      ITAT集团CEO李伟说:“我们以满足大众需求为目的,以服务大众、贴近大众为经营理念。为大众消费者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是ITAT商业模式的诉求、愿景。”

      大众定位,无疑具有相当的诱惑力。毕竟,中国最大多数的消费者只能消费得起大众产品,而非一些百货热衷的奢侈品。难怪有人赞叹,“ITAT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消费者一方面对品牌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另一方面却消费不起现在主流服装渠道推崇的名牌。所以,能买得起的大众品牌,是很多中国消费者的现实需求。ITAT显然是看到了这个市场。

      但是,仅有了消费者的需求,显然还不够。ITAT还必须能提供消费者认同的大众品牌,这样才能使买卖双方实现有效对接、才能使这个商业模式正常运行。那么,ITAT能提供大众品牌吗?

      对此,广东省服装服饰协会副会长刘宪生也提出疑问:“ITAT希望合作的是哪类企业?如果是面临着各种出口压力的纯粹的加工企业,处境困难,的确需要转型和寻找出路。如果是比较成熟的品牌企业,确实是受到了现存服装商业模式不公正的待遇,也有各种商业问题需要解决。但是,品牌企业该怎么和ITAT合作?比如深圳有一批品牌企业,有些已经有全国性的网点,即使某些网点销售不够流畅,但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网络价值。另外,他们选择设点的地方是每一个都去看过、量过,跟它的品牌是对应地去选择的,这跟ITAT就有差别。ITAT是只要人家愿意干,就和商业地产共同合作,而没有考虑品牌的需求。ITAT如果希望品牌到你那里去,如何适应品牌的要求就成为一个问题。”

      而张永教授的观点是:“ITAT的确是个创新。我们的服装企业有两类,一类是自然销售,不需要品牌,生产出来放在售卖店终端就有人买,量不会太大,增值幅度很低;还有一类是品牌销售,需要很多增值的价值,要有品牌。我想这种模式对于前一类有帮助。”看来,在张教授的概念里,ITAT要想引进有一定附加值的品牌也是相当不容易的。

      据记者的了解,ITAT是想为消费者提高大众品牌的消费的。而且,从ITAT打造会员店、百货会员店、时尚店三种形态的店的方式,也可以看出他们打造品牌的意愿。总的来说,ITAT提供品牌的方法,一方面是引进品牌,另一方面是打造ITAT的自有品牌。据李伟先生的介绍,ITAT合作的供应商既有品牌企业、也有生产企业。而品牌供应商与非品牌供应商的区别就是,前者在与ITAT合作过程中使用自有品牌,会被加收3%的品牌费用。

      但是,必须正视的是两个问题:一,目前与ITAT合作的品牌中,真正受广大消费者认同的品牌还不是很多。二,国外的许多零售商之所以能取得自有品牌经营的成功,是因为其零售商品牌已经获得广泛认可,消费者才会爱屋及乌。但是ITAT这个零售商品牌还在打造阶段,要想获得认可,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采访中,人民大学的郭国庆教授告诉记者:“对一个零售商来说,好的品牌的引进,也是增加其他品牌或产品被关注、被认同、被销售的可能性的有效途径。”
     
      问题二:如何输出时尚?

      众所周知,中国服装企业与传统商业渠道的一个很大问题,就是不和谐。而服装商业如果想高效运作,就必须理顺与供应商的关系。“引进来”只是第一步,如何帮助品牌“走出去”,真正走向消费者,也许是服装商业企业需要面临的更大考验!那么,ITAT在这方面又做得怎样呢?

      更大的全国性的网络、更少的从生产到店铺的环节、更短的结算周期、更先进的ERP系统,这无疑都在诱惑着饱经通路折磨的服装企业。但是,对于消费者来说,这些显然不是他们关心的重点。他们只关心,能否享受大众的价格、品牌的服务、时尚的潮流。其中,时尚的潮流尤为关键。

      ITAT创办者的服装行业背景,使得ITAT在打造时尚方面具有了一定的基础和优势。而ITAT时尚店的开发,也表明了ITAT输出时尚的决心。但是,店铺的时尚终究要建立在服装时尚的基础之上。零售商可以获得最快的市场反馈信息,而服装企业则有将消费者需求转变为产品的能力,所以二者的结合绝对称得上互惠互利。

      郭国庆教授就认为:“中国服装企业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对市场的关注不够,对消费者需求的把握不够、服装市场活力不够,市场反应能力不够,营销网点执行品牌决策的能力不够。所以,零售商应该帮助服装企业及时收集和反映市场信息,这不仅对服装企业有意义,也是零售企业寻找增长点的一个重要方面。”

      刘宪生副会长也坦言:“如果ITAT选择品牌进入的话,还要做一件事情。那就是不光卖品牌的货,还要为品牌去想,怎样的设计才能够为消费者所喜欢。福建有个企业也在做类似ITAT的模式,网络没有ITAT那么大,但是关注这样一个细节,就是要培育进入商场里的品牌,要培育适合它的消费。这是ITAT要考虑的。”

[1] [2] 
  • 相关阅读
    1. 缝纫机上的这些按钮都叫啥?有什么功能?
      纺织业上半年业绩已凉凉,下半年还能“像样”点吗?
      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4.4%
      中国1.7亿人就业的纺织服装产业,为何大而不强?
      常州智谷获评天宁经济开发区三新经济“三星企业”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