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圆头锁眼机的修理方法与技巧

     

    江苏镇江成健:本厂有一台利是104圆头锁眼机出现故障,圆头部分线迹稀疏并伴有跳线,参阅随机资料及《缝纫机科技》(现《中外缝制设备》)1996年第3期刊登的一则文章对锁眼机作了相应调整,未见很大改观。通过仔细观察和分析,发现每到圆头部分,机器总是突然加快(主要指送布板),致使圆头部分送布和针杆不同步,好像是针在料中,而送布量过大,使弯针勾线失常而造成跳线。针对以上现象,我作了如下调整:1.使圆头线迹螺钉紧到极限。2.紧固了花蓝下环管的紧圈。3.加紧了各机座和中板圆钮的摩擦力。4.略加紧了大盘磨护钢带的压力。调整之后,机器短时间内正常,但往往使用了一段时间后,又会出现相同故障,又得对大盘的磨护钢带加压。我总觉得这样处理治标不治本,担心会对机器造成永久性伤害。请各位专家们帮忙分析分析,不胜感激。

    来函文字不多,又不能在机器旁,故很难做到一剑封喉,只能将这类问题产生的原因、维修中如何排除故障的方法等写出来以供参考。

    一、圆头部分线迹稀密与调整

    1.在圆头部分线迹稀密不均匀的问题上,您参阅了随机资料及《缝纫机科技》(现《中外缝制设备》)1996年第3期张登发先生密度调整方法,但未见很大改观。可以说,张登发先生讲的是对的,普通的稀密调整都是这样解决。但我曾在外厂修过一台104型机器,也遇到过和您讲述的圆头稀密问题,将这段维修过程讲出来,您也可以试一试。

    在普通的稀密调整方法用过无效之后,也曾想到加大圆头稀密度调节座(长方块)来达到要求。然而当时是晚上在外厂,一时零件购不到,也无法加工零件,工厂却等着设备生产。在这种情况下,我将整个孔眼加密,先旋松前面的蝴蝶螺丝和圆头稀密度调节座固定螺丝,调整钮孔的长短度来达到整个扣眼加密,做好后的钮扣眼虽比原来的扣眼短了些,但针数已增加。然后将扣眼调整到需要长度,开机踩出的钮扣圆头部的针数比原来的密了几针后,再将圆头稀密度调节座推到顶点,固定紧,圆头的针数基本达到了要求。第二次又修这台机器时(不是同一问题),我特地将这部机器拆开看了,原来这台机器年岁已高,有几个零件磨损太多。第一次将圆头稀密度调节座(长方块)推到顶位时,因磨损的零部件间隙太大而等于没有调节,所以圆头照样还是稀。换掉磨损过度的零件后,设备的稀密调整达到要求。

    2.圆头针迹摆架与圆头稀密度调节座(长方块)的配合不正确。由于送布叉随送布凸轮转动,其摆动角固定不变。传动杆轴受到圆头密度调节座的控制,在左右横列和尾巴部运动的轨迹位置固定不变。要改变线迹的密度,须调节钮扣长度板和圆头密度调节座来改变半步离合器的摆动角度。摆动角度小,送布量也就相应小,线迹变密;反之,线迹变稀。但是圆头密度调节座(长方块)被螺丝固定在送布板上,滚柱随送布板的进退在调节座上前后运动。由于圆头密度调节座上有一个V形槽,圆头密度摆架上的滚柱运动时,因调节座前面平坦,所以横列、尾巴平稳;滚柱进入V形槽时,迫使摆架向前倾斜,摆架由传送杆将其传到送杆轴上向前拉,使机头圆轴的距离缩小,从而使送杆轴与针距连杆的行程变小,实现扣眼圆头部的线迹变密。也就是说,滚柱在V形槽停留的时间越长,圆头越密;反之越短、越稀。成先生说的机器可能是角度配合不对,才产生圆头部分线迹稀疏问题,须调整配合。

    3.“通过仔细观察和分析,发现每到圆头部分,机器总是突然加快(主要是指送布板),致使圆头部分送布和针杆不同步,好像是针在料中,而送布量过大,使弯针勾线失常而造成跳线。”

    故障原因及分析:每次锁圆头部分时,圆头的送料板过快或太慢,先检查送料机构有无松动,零件是否磨损太大。从该机来说,由于在横列和尾巴等平面上时,送料板(拖板)运动正常,只是在锁圆头这段作倾角运动时才发生异常,而带动送料板的滚柱正好在大盘槽中的锁圆头起始部分发生异常。这是因为送料运动的轨迹是靠大盘中的轨迹槽来完成的,当滚柱走到圆头部的轨迹槽中的这一段时,由于倾斜角的力使滚柱向一边倾斜受力,时间久了,无供油,滚柱容易被磨损或连大盘滚柱槽(轨迹槽)一起被磨损,这样滚柱每次走到这段距离时,因间隙太大,当滚柱倾角的力向外面时,滚柱就会紧靠外壁走,送料板在圆头部加快;滚柱紧靠内壁滚动时,送料板在圆头部减慢。于是成先生加紧了大盘磨护钢带来迫使滚柱紧靠内壁运动。但是大盘磨护钢带天天在强压下工作,容易产生钢带疲劳,过了一段时间,又须再紧一次,这样下去,钢带失去弹力或产生断损,使设备轻则易断机针,重则撞断钩针。虽然先生也采取了前三种调整方法达到锁圆头时送料慢些,以协助解决跳针等,但这些地方的零件过紧会产生大摩擦,零部件易磨损,过紧的压力还会使机器转不动,这些部位的零件安装要求是紧而松,无间隙、拽动,又能自由运动为准。

    解决的方法与技巧:拆卸大盘上送料板滚柱,换上新滚柱,如果仍然间隙大,可购进加大的滚柱,也可以自己加工做(使淬火、磨光、抛光),将滚柱放进大盘轨迹槽中,用手推动滚柱在槽中做来回运动,注意感觉是否有滚柱在槽中被卡或是拽动,否则容易造成设备在高速运动中送料板突然被卡死机(严重时拉断送料板),需磨光后再抛光,再试,直到滚柱与大盘轨迹槽十分吻合为止,无拽动,又能自由运动为止。再安装好后,圆头锁眼机在锁圆头时就不再会出现上述问题。

    1881年利是公司制造了全世界第一台圆头锁眼机(J型),1908年改进为以双轮推动,1915年后由中速改进成高速圆头锁眼机,一直到1935年利是公司才完成圆头锁眼机的全部基础要求,命名“101型”。这是一种多功能的机型,包括能“先切后缝”和“先缝后切”、“有钮孔洞”和“无钮孔洞”、“有尾巴”和“无尾巴”等功能。101型一直1983年才使用油压升降装置、提高速度及改变外形设计,更名为“103型”。1985年,在103型的基础上再次提升为“104型”,也是当时世界上第一台半自动供油装置的圆头锁眼机,一直沿用至今。

    104型和杜克普558型,有许多相同之处,采用的都是连杆式运动、送料等,与299型不同,299型采用的是齿轮运动、送料等。但是104型和299型都能在机器上直接调整孔眼的大小、长短,但558型就不能,它是由尾部的扣眼长度控制盘的大小尺寸决定扣眼尺寸大小,锁大锁小,必须调换扣眼长度控制盘。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