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金融危机 缝企品牌提升是关键
生意社11月19日讯 华尔街金融危机席卷了全美国,近期甚至影响到了世界市场,而我国缝制机械市场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有媒体也报道:如可口可乐、强生公司等一些国际化企业不仅显得底气十足,而且继续着扩张壮大的步伐。
作为市场经济的主要载体,在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中,中国缝机企业能学习到什么?又该做哪些准备?让我们听听本文作者的见解吧。
近日,由美国华尔街引发的金融危机迅速席卷美国,雷曼兄弟的破产、高盛申请转型、通用汽车与克莱斯勒商讨并购、福特计划出售马自达股份等案例均证明了此次危机来势之凶猛,但也有一些大型跨国企业底气十足,继续着扩张壮大的步伐:近两个月内,强生收购了大宝、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果汁。作为经济的主要载体,企业也是危机来临时支撑经济发展、东山再起的重要力量。在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中,中国缝机企业能学习到什么?又该做哪些准备?
金融危机到底有多严重?如何应对?
笔者认为,此次金融危机对美国经济的影响会比较久、比较严重,而对于中国而言,由于我国与西方金融体系并没完全融合在一起,关系不像欧洲国家那样紧密,因此金融危机的直接影响不会太大。受此次金融危机冲击较大的是我国缝制机械产品出口。其中,这主要原因有如下3个:其一,欧美市场消费者对经济缺乏信心,以及对纺织服装等产品的消费能力将大幅度下降;其二,世界原材料、油价等上涨,这将导致我国缝机企业的生产制造成本持续上升;其三,人民币不断快速升值,使我国缝机企业特别是以出口为主的外向型企业利润下滑,国际竞争力降低,产品出口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但不可否认的是,如果不发生这场金融危机,按照原来那样发展下去我国缝制机械企业也会面临很多困难,其原因很简单:虽然近几年,我国缝制机械行业保持了近30%的高速增长,成为了目前世界上最大,也是最重要的缝制机械生产国,我国缝制机械的产量占世界缝制机械总产量的70%以上,目前中国已经集中了全世界最优秀的缝制机械制造企业,产品面向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结合中国缝制机械行业的制造能力、产业基础、配套环境优势、产品性价比、市场拓展能力和产业劳动力的素质等这些多年积聚的综合实力优势,短时间之内是其他国家无法复制或实现,因此我国世界最大缝制机械制造大国和供应商的地位是无人可以替代的,但国内很多整机企业在品牌、产品质量、核心技术、经营方式等多个方面还没有达到足够高的水准,以往我们整机企业的缝机产品在国际缝机市场上的竞争往往依靠“价廉物美”,甚至有些缝机是以产品低价位进行竞争,加上盲目扩张、结构失衡、核心竞争力不强等深层次矛盾的存在使我国缝制机械行业对自身提出了周期性调整的要求,需要调整结构,切实转变低成本、粗放型的增长方式,此次金融危机只是加速了这一过程而已,因此产业转型、升级,企业品牌提升成为缝企应对金融危机的关键。
缝企为什么还需要打造品牌?
中国缝制机械企业为什么需要进一步打造自己的品牌?
对于这一问题,笔者引用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品牌战略专家艾丰在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的观点进行论述:“一个商品有研发、制造、销售三个环节,获得的利润比例是不一样的。中间制造环节最低,一般占总利润的5%,最高不会超过10%,中间低、两头高,如果我们在最低的‘制造’位置呆着,就只能拿最少的利润。因此,无论是提高企业效益还是国家收益,企业都需要研发和打造自己的品牌,不能长期仅收加工费。品牌附加值很高,比如一件世界名牌服装,物质成本只占全部成本的1/42,利润是巨大的。”
面对全球性金融危机,对于处于产业结构调整期的中国缝制机械行业和企业来说,低附加值的生产已经无力可图,唯有通过全面提升品牌,实现增长方式由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式转化成集约式的转变,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好又快健康发展的根本所在。
-
-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