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人民币为何流出海外
美国《纽约时报》2月3日文章,原题:在变革期间,中国人将更多钱花在海外
中国更多的资金有了新的流向———流出。当美国房产经纪人组织一场房屋拍卖之旅活动时,由于急于将手中人民币转化为其他资产的中国申请人过多,组织者不得不放弃了近400人。就在西方投资者将手中所持的效益良好的公司证券甩卖一空时,在上海,现金充裕的中国公司纷纷购买处境艰难的美国公司所发行的高收益证券。
在全世界范围,中国公司只将从出口中赚取的数十亿美元的很小部分寄回国内,却将它们存在海外银行和证券代理公司的账户上。在香港,越来越多的富有内地人正出现在珠宝商店里寻购大钻石。总而言之,这些趋势代表着一种结构性转变。随着中国公民开始将更多资金放到国外,外国投资者在抽撤资金,新投资速度也日益趋缓。
去年第四季度的外流资金总额高达2400亿美元,但这是用最宽泛的定义计算出来的,囊括了资本外逃和中国公司减缓寄回海外利润等在内的所有资金。至今没有确切数据能解释这些资金流出中国的动机。更为严重的是,中国个人和公司将更多资金放到海外将影响过去五年来国际金融持续关注的议题之一———中国在美国贸易和预算赤字中的关键角色。
如今,经济学家面临的挑战是确认资金为何流出中国,还有这种趋势将持续多久。由于去年最后几个月的进口萎缩速度高于出口,大量贸易顺差的现金依然在流入中国。然而,流入的那些资金已几乎被最近几个月从中国大陆流出的私人现金和投资减缓所抵消。
由于香港商店不像内地那样征收奢侈品消费税,而且享有不卖假货的名声,香港珠宝店是内地消费趋势的晴雨表。香港一家商店的经理说,他看到从去年12月起大量内地人拥入香港,主要购买钻石和各类珠宝。今年春节期间内地人的购买量比一年前高出50%。
资金流出中国的另外一个原因,无论是个人还是公司中间,可能只是基于一种感觉———更实惠的打折商品随处可见。一家房产网站正举办一次至少由40人组成的美国之旅,结果发现需求量超过供应量。“旅游团成员明显对多样化投资感兴趣,由于美国房产价格急剧下降,美国当然成了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地方。”该活动组织者说。
流入中国的资金之所以减少的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中国政府去年7月决定暂停人民币对美元升值。这使希望将钱投入到中国赚取汇率收益的人的兴趣降低。
渣打银行上海办事处的经济学家史蒂芬?格林指出,今年冬天流入中国的资金之所以减缓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手头缺钱的西方零售商在对中国商品支付时等待的时间更长了。如果确实如此,更多的美元将很快再次开始流入中国。▲(作者基思?布拉德肖,丁雨晴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