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鞋等劳动密集型企业招工也玩“空手道”
鞋类、皮革制品等加工产业,农民工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主力军。比如中国每年出口的13亿双鞋中绝大部分是出自农民工的手。这些企业对农民工的基本要求,就是要有一副健壮的体魄,没病没灾的,能够适应繁重的体力劳动。至于学历问题,初中文化也应该算是高学历了。
如果有人问处女要孩子,人们都会以为这个人的脑袋不是被驴踢了就是灌水了,肯定有病,而且还不轻。但是,当一家企业吆五喝六地跑到农村现场招聘返乡农民工时,非得要求应聘者具有本科学历,恐怕也无异与向处女要孩子。
来自2009年2月22日新华网的一条消息说,记者在江西采访返乡农民工招聘活动时发现,有的用工企业招农民工的条件竟然要求本科学历。新建县石埠乡唐家村村民唐永丽告诉记者:“现在往外面(沿海)跑的都是年轻人,家里剩下的人都四五十岁了。我中意的岗位招工条件要求本科大专,最差的都要高中,而我只上了初中。搞不懂怎么有企业来村里招本科的农民工?”
企业进村招聘本科学历返乡农民工,到底能有几人符合条件?恐怕真的还是大海里捞针,毕竟中国农村国民教育的扫盲任务尚未完成。农村教育的现状是:在内地9亿农村人口中,文盲和半文盲人口约占2.19亿,其中3∕4以上集中在西部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和国家级贫困县。在农村就业人口中,文盲和半文盲占35.9%,小学文化程度者占37.2%,每万人口大学生数为4名,平均文化程度为4年。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在15至64岁农村劳动力人口中,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不足1%。显而易见,企业到村里招聘本科返乡农民工很不现实。
还有一个不争的现实是:一般企业聘用农民工时文化水平仅供参考。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大都集中在矿产、建筑、加工、运输、农贸、服务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或者劳动危险行业。如今,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如玩具、服装、鞋类、皮革制品等加工产业,农民工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主力军。比如中国每年出口的13亿双鞋中绝大部分是出自农民工的手。这些企业对农民工的基本要求,就是要有一副健壮的体魄,没病没灾的,能够适应繁重的体力劳动。至于学历问题,初中文化也应该算是高学历了。追求高学历不仅没有用,反倒是一种人力资源的浪费,而且文化程度是与工资福利挂钩的,老板们个个猴精,根本不会去花这个大头钱。
僧人口中常念“慈悲”二字,梵语解释说:慈爱众生并给与快乐(与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拔苦),称为悲。事实上,像坐办公室、搞管理之类的美差,农民工压根儿就没敢想,绝对是可望不可及的。而企业也不会对农民工施舍这份大慈大悲,三亲六故,七大姑八大姨还没照顾过来呢,哪有农民工的份。企业少一点加班,多一点工资,改善一下劳动条件,农民工就会乐得找不着北了,有一份活计干就不错了,“还要啥自行车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