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车间的现在与未来
服装制作从手工到采用机器,经历了几千年的漫长历史。进入二十世纪下半叶,随着微电子、信息通讯技术等在生产设备上的运用,服装工业正发生从生产过程、生态过程到社会过程全方位的产业变革,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这种变革正呈加速推进之势。在落后与先进的反复更迭中,我国服装产业生产力水平逐步得到提升。
信息化提效率、降成本
推开浙江雅莹服装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的大门,眼前一片忙碌的景象,二十余名设计师正各自在电脑上用CAD进行设计、打版、排料,一侧大型输出绘图仪正有条不紊地绘制服装样版。尽管每款服装都需经历从设计、打版、放码、排料到样片切割等环节,但雅莹公司技术中心每年都能如期如质完成数百款服装设计的任务。
类似的场景在当前的中国服装行业并不鲜见。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CAD技术普及率在规模以上企业达到85%,但总体普及率不足20%。服装CAD技术70年代初诞生于美国,是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改善品质、增强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的主要技术措施,也是服装企业信息化的主要途径。
对于以设计为主的服装企业,CAD系统中的款式设计、样版设计可以充分发挥其创作和信息存储的优势。设计人员可以利用该系统的功能进行款式设计,也可以调出原有的资料进行修改,服装款式、色彩、图案、面料可以随意搭配,快捷方便,提高设计师的设计质量和设计速度。对于以外销为主的服装企业而言,CAD系统中打版、放码和排料系统所具有的准确、快速录版、放码及排料工作功能,可大大缩短加工周期。一套服装样版设计,包括面版、里版、衬版、推版,采用传统作业方式一般需8小时,若放5个码,则需40工时,而采用服装CAD系统,只需10个工时。
研发设计环节发生的成本费用虽然仅占全部成本的5%-10%,但是产品80%的成本却在设计环节就已经被确定。裁片的形状很不规则,总会产生部分边角料。角料的多少决定于纸样上裁片的形状和铺料方法。如某服装厂的产品销售价为200元/件,销售件数为1000件,利润率为10%,布料成本占销售的50%。若节省2%的布料,则每件服装的利润可增加10%左右。与手工排料相比,服装CAD排料系统因有电脑辅助总体可提高2%-3%的面料利用率。
服装CAD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应用,也促进了服装CAM技术的研制和开发。CAM又称自动裁床,是在传统裁床的基础上导入CAD排料的数据信息,利用数码控制装置,直接控制裁剪刀头移动,按照排料图形裁出衣片。由于自动裁床均采用了数字控制技术,这也为系统提供了更高的可靠性、可重复性和精确性。自动裁床与拉布机等设备配合使用,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误裁、漏裁、多裁等问题,提高裁片质量和效率。自动裁床本身并不能带来多少经济效益,但与CAD、拉布机组成整体裁剪车间后,能使女装、西服企业提高20%-30%的效率,针织服装企业提高10%以上的效率。相当于一个有1000个缝制工人的西服企业,增加了300人在工作。
自动化裁剪车间要成为主流还需时日。就现状而言,我国大部分服装企业对服装裁剪工艺的改进,以及自动裁剪系统的应用缺乏足够的认识或认识存在一定误区。但时代前进的脚步并不会因为某些因素而停滞。近两年来,在缝中设备市场普遍低迷的形势下,以自动裁床和拉布机为代表的前道设备热销。这一现象表明,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开始从服装生产工艺的缝前工序着手,利用信息技术与服装设备的完美嫁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竞争能力。
在三维立体试衣系统的辅助下,样版设计、放码几乎一气呵成。下班前,轻轻一点鼠标键,智能自动排版系统开始工作。通宵作业,无人看管,也能在明天上班前,让你看到想要的多个排版方案。第二天,你只需开启自动铺布系统,将CAD系统的衣片设计、排料的数字化信息与自动裁床联机,裁剪车间便可在只有几人控制机器的情况下正常运作。与此同时,自动化的贴标签装置开始工作,在裁割运动中将需要的标签贴到面料上,对花对格系统也已进入运作状态,及时矫正不规则的面料。
随着劳动力的进一步紧缺以及服装产业朝小批量、多品种、短周期、时装化和快速流行方向的发展,这种将样版房与裁剪房完美结合的数字化裁剪车间必将成为未来服装生产的主流。
自动化设备省工省时
在杭州外来劳动力市场,各职业介绍所前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各类招工信息。眼下,一些纺织服装企业的订单量逐渐增多,生产销售也正在逐步恢复,但是很多企业却在这时遭遇“招工难”。车间里不少设备因为缺少工人而处于停产状态。今后很长时期内,纺织服装行业劳动力短缺将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减少对工人特别是熟练工人的依赖,近年来服装企业纷纷采用能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节省人力的设备来突破发展瓶颈。与这个趋势相吻合的是,以高效、省人工为主要特征的自动化产品正在成为缝制设备行业的主攻方向和畅销品种。
相对于量大面广的平缝机、包缝机等基础品种,自动化专用缝制设备在提高服装生产效率方面更具有典型性。自动化专用缝制设备分为半自动、全自动两种。目前,技术比较成熟的,能形成规模化生产且发展迅速的电子锁眼机、电子套结机、电子钉扣机、电子花样机、电子钉裤环机等属于半自动专用缝制设备。全自动开袋机、全自动贴袋机等属于全自动化专用缝制设备。半自动缝纫机需要操作人员将布料拿起,在针的落点附近放好,辅助控制管理布料头,具有自动剪切、设置工艺等功能。全自动缝纫机最明显的特征是,操作人员将布料放好后按“开始”键,机械自动控制布料,缝制结束剪线后,将缝制品依次叠好。
以高速单线链式线迹绕线结钉扣机为例,它能适应平扣、垫扣(对合扣)等多种钉扣作业,缝速比以往同类机种提高16.5%,还能模仿手工线迹进行钮扣绕线结。苏州圣祖时装有限公司使用该设备后,原手工钉制钮扣的人数下降了一半。开袋是外衣生产的重要工序之一,手工操作需要做以下几个工作:用直尺测量,并用粉笔在开袋位置做好记号,然后边缝边看,到记号处停止;接下来用熨斗将边折好再缝;在口袋全部缝制完后,再用剪刀把口袋中间剪开,然后再剪三角口,一般需剪4刀。而自动开袋机的激光定位功能、自动设定长度功能、边缝边自动折边功能、边缝边开中刀功能、自动堆叠功能,可将上述技术动作组合成连贯的机械动作,将袋盖、嵌线、衣身送上机头后快速缝制、切割一次成型,外观质量齐整划一。一台自动开袋机日产量(按8小时计算)可达1200-2 400个口袋,可代替15名熟练工。
全自动专用缝制设备功能齐全、省工省人力,但造价成本偏高,令很多服装企业望而却步,目前总体普及率并不高。随着国内企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它们的加入有望使这些高端产品走入“平民百姓家”。
-
-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