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服装品牌:竞争,从“发现对手”到“联手共生”

      有一个笑话这样讲:两个猎人用光了枪里的子弹,坐在那里休息。这时,二人发现他们被一只老虎盯上了,准备逃跑。当猎人甲已经开始跑了,却看见乙还在那里不慌不忙地穿鞋,就生气地嘲笑他:“难道你穿上鞋就能跑过老虎了吗?”乙淡定地说:“跑不过,但我只要跑过你就行了!”

      “冷”过之后,我们不妨思索———生存的道理有时候比想象得还要简单———只需发现谁是真正的对手。服装品牌企业无不意识到当下竞争的激烈,在这种既定格局下,发现对手、认清对手,以己之长应对市场变化,才是品牌常青,得以行远之道。因此,也不难理解为什么CHIC2011将主题定为“发现”。

      另一方面,与“不是鱼死,就是网破”的生存模式不同,众品牌在市场大环境中,有着自身的“生态系统”。因此,建立优势互补的和谐共生关系,变“对手”为“联手”,则是更高层次的发展境界———笑话中的甲乙猎人通过共同克敌,一起虎口脱险,岂不是完美结局?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弱肉强食”是现代生物学中进化的原则。

      不同物种之间,要靠自身的生存能力来决定食物链上的排位,比如羚羊和狮子,但如果是一群羚羊遭遇狮子,那么谁越早发现狮子,谁逃脱的可能性就越大,而且将同伴甩在后面才有可能得以幸存———当同级生物群体共同面对更高一级的生物,它们的对手其实是同伴彼此。作为品牌,想要常青的思路可能只是:发现对手,先于对手奔跑,不断强大自己的奔跑能力,这样才有机会进化到更高的层次。

      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书告诉我们“全球化已经进入3.0时代”。即,“世界的竞技场已经被夷为平地。”全球化带来的变化就是,对手已经不仅仅限于周边,而是来自更多的地方。

      当百货店的“金角银边”被那些标着洋文的各色品牌占据,本土品牌会不会在还没弄懂其读音的时候就败下阵来?之所以服装商品在百货店里“疯狂打折”的行为愈演愈烈,就是因为一些原本不被我们所注意的对手,正从四面八方成长起来———你有没有碰到过如下情形?

      发现隐藏在各个角落的对手

      原本是不同品类的经营者挤上了同一条车道

      “波司登”这3个字对于国人来讲耳熟能详,当大多数消费者还将其与羽绒服挂钩的时候,这个品牌的内涵已经在悄悄延展———波司登男装、时尚女装在近几年相继孵化,其利用羽绒服打开的强大通路,成就了一种模式快速复制。

      品牌延伸,这个已经有点过时的话题又重新变成业内人士的谈资。当ochirly的橱窗里多了很多儿童模特以及和穿着时髦女模特风格合拍的亲子装,那些童装品牌一定会担心“80后”母亲这一“优质”消费群体就这样被夺走———因为,她们可能是穿着ochirly度过青春时代的。

      内衣专家“爱慕”延伸到了家居服、家纺产品;“纳帕佳”延伸出少淑品牌;羊绒品牌细分出莲裳女装系列……所有的品牌都想让自己的忠实消费者买得多一点儿,再多一点儿。在这种愿景的激励下,第一步要争取女性消费者,一旦形成信任,就不遗余力地将她给老公、给孩子的花费都一并争取,将自己的品牌logo布满在其VIP顾客的房间里面。

      试想,当一个女性同时看中了两个品牌的产品,而其中一个品牌可以提供与之相配的“宝宝装”,而另一个没有,她选哪一个品牌的几率大呢?这种选择背后其实形成了两种竞争关系:一是女装与女装的竞争;二是女装提供的童装系列与其他童装品牌形成的竞争。

[1] [2] 
  • 相关阅读
    1. 纺织服装业,内需潜力如何释放?
      品牌们终于对「数字化」出重拳了?
      中国1.7亿人就业的纺织服装产业,为何大而不强?
      前7月纺织服装外贸详解出炉,“后疫情”时代几件大事须早作准备
      纺织服装行业遭遇“大撤退”:外贸企业创新自救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