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缝企业——不打无准备之仗
确实,这两年很多企业都转移到我们安徽来了,如太子龙、旗牌王、香港联亚,这些企业以前都是在浙江、福建、深圳这些地方设厂,当然他们在本地也都有长期供货的固定设备经销商。现在我们要想争取到这样的新客户,就需要提升自己的服务质量,以此才具备和他们沟通的资本。以前安徽本地大多是一些中小规模服装企业,采购数量一般不会超过100台,但沿海大服装企业不一样,采购量动辄几千台、几万台。这种产业转移给我们安徽经销商带来的利好大约是从2010年初开始显现的,去年一年我们的销售额是成倍翻番的。
这次服装产业由沿海向内陆的梯度转移,对我们安徽缝机经销商是一次提升自身服务水平的绝好机会。但机会也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早在五年前,我个人就到浙江大学研读了EMBA,期间与一些沿海先进企业的老板们有了深入的接触,也了解到了他们所采用的一些先进管理模式。从那时候我就认识到我们这个行业要从单纯的销售机器转向“大服务”模式。
如一些工厂在流水方面传统上都是“包流”,我们公司就率先引进源于日本丰田公司的“单件流”的精益化生产管理模式,还将此模式应用到了转移到安徽的太子龙公司,能够将一个企业潜在的产能挖掘出来。这也取得了工厂方面的满意回应,我相信有了这样的样板工厂扩大影响力,再加上产业转移的好时机,我们在为服装企业提供配套服务方面会越走越远的。
在2011年,我们也为自己定下了销售目标,在去年5000万的基础上增加到8000万。同时扩大销售团队,尤其重要的是吸纳大量从沿海回流的技术人员,充实自己的技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