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修理缝纫机的坚守者

         “咔哒咔哒……”老式缝纫机发出的清脆声现在很难听得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缝纫机曾与自行车、手表,一同被誉为“三大件”,如今,“身价”大跌的老式缝纫机不是被人们低价变卖,就是被丢在墙角里落满灰尘,它在时代的发展进程中,正逐渐远离人们的视线。

      残疾维修师傅修缝纫机32年

      53岁的赵振玲是修理缝纫机这门老手艺的坚守者,修理缝纫机已有32个年头。赵振玲患有先天性小儿麻痹疾病,从他儿时起,由于身体行动不便,他养成了爱钻研的性格,他自学电器维修,拆卸重组半导体等电器不在话下。1979年,赵振玲被招进我市的一家童装厂,由于工作需要,他边学边干,很快成为一名称职的机修工,每天负责八十台缝纫机的保修工作。

      “当年,谁家缝纫机出了毛病,都得托人求我们去修理。”谈及往事,赵师傅难掩喜悦神色。随着工作的深入,赵振玲熟练地掌握了维修缝纫机这门技能,也越发地喜欢上了维修这行。每当遇到进口的新机器,维修师傅们聚在一起拆开机器研究,遇到的难题逐一被攻克。从此,他与修理缝纫机结下了不解之缘。

      手摇三轮车走街串巷修机器

      之后,赵师傅又被调到一家服装厂,因企业效益不景气,从1999年开始,赵师傅有活就去厂里维修,没活就在家待着,现在每月收入200元钱。为了维持生计,赵师傅带上他的工具包,手摇三轮车,走街串巷干活赚钱。这么多年下来,赵师傅已有上百名顾客。然而随着近年来用缝纫机做零活儿的人越来越少,缝纫机的数量也逐年减少,赵师傅固定的老顾客仅剩二十人左右。回忆起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缝纫机的辉煌时期,赵师傅十分感慨,“过去一天能修十多台缝纫机,现在一个月下来,能修三五台,现在大家都闲缝纫机碍事,有的都卖废铁了。”随着缝纫机维修市场的衰落,多年来不变的只有维修的价格。

      谈话间,赵师傅的电话响起,记者随后跟随赵师傅来到一家干洗店。“我的老顾客多是开干洗店和修鞋铺的”。在干洗店,他卸下针板螺丝,之后又拆开机器大圈,找到问题后,用锉刀锉过几下后,问题很快就解决了。

      免费为残疾人维修缝纫机

      这么多年里,赵师傅没少给残疾人修缝纫机,但从来不要钱。一名残疾人费尽周折知道赵师傅的家后,专程给赵师傅送来礼物。一天,在龙沙早市上,一名耄耋老人无意间看到赵师傅车上那块破旧的维修缝纫机的牌子后,便领着赵师傅到他家修机器。修了半个多小时,看到爱不释手的缝纫机又能工作,老人特意炖了鱼,留赵师傅在家吃饭。赵师傅婉言拒绝了,但是心里却暖暖的。

      赵师傅出外干活,不分天气。一天,一个家住铁锋区的顾客费尽周折通过他人介绍联系到了赵师傅,赵师傅手摇三轮车来到他家花费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修好缝纫机后,顾客感动地说:“师傅,您要多少钱我给多少钱!”憨厚的赵师傅仅收了二十元修理费。说到行业的前景,赵师傅忧郁地望着窗外。“缝纫机越来越少了,有一天自己干不动了,可能有的顾客就找不到修缝纫机的人了,现在都是先进的仪器,都是电脑编程的,我现在有些技术也落后了,不过要是有愿意学的,我愿意教……”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