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制设备产业链价值新探索
- “产业链整合”已成为了当下后金融危机时期最热门话题。产业链是产业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它是一个包含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和空间链四个维度的概念。这四个维度在相互对接的均衡过程中形成了产业链。产业链主要是基于各个地区客观存在的区域差异,着眼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借助区域市场协调地区间专业化分工和多维性需求的矛盾,以产业合作作为实现形式和内容的区域合作裁体。
产业链的本质是用于描述一个具有某种内在联系的企业群结构,它是一个相对宏观的概念,存在两维属性:结构属性和价值属性。在缝制设备产业链中,存在着大量的上下游关系和相互价值的交换,上游环节向下游环节输送产品或服务,下游环节向上游环节反馈信息。尤其是用信息化技术来改造和提升缝制设备行业的今天,机电一体化已成为了必由之路,而要想走好这条路,电控企业和整机企业必须共同努力,实现知识互补和优势互补。电控企业与终端客户之间隔着整机企业,整机企业直接面对终端客户,对客户的需求较为了解,而这种需求是产品改进和创新的基础,是形成差异竞争的源泉。差异化是所有企业竞争的基础,也是产生最终利润的来源。而电控企业对整机企业有同质化的要求,让电控产品有扁平化的趋势,不需要太多差异的东西,这样能缩短电控产品的开发周期和维护成本,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但这样又限制了整机企业产品的发展,埋没了整机企业的创新意识。此外,在合作过程中,机电一体化的一部分核心技术包含在机械制造中,产品的综合调试、技术机密等等都有一个共性问题,这就需要在整机企业与电控企业合作模式上进行创新。
产业链高效整合
产业链高效整合就是以更高的效率走完产业链的产品设计、仓储运输、原料采购、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和终端零售,从而在市场适应和消费者互动上取得主动和领先地位,达到高效整合的目的。
产业链高效整合是现代成本控制的新思维,它打破传统意义上在运费和劳动力上节约成本的思想,而是从高效出发,加快资金和商品的周转率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做市场的快速反应者。
产业链整合是中国制造业获得定价权以及提高企业利润的最有效途径。“6+1”的产业链整合是香港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提出的。“6”是指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这六大环节;“1”指的是制造。产业升级的本质应当是围绕“6+1”产业价值链为基础,向产业价值链的高端迈进。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不是从控制劳动力成本开始,而是从高效整合起步。我们的企业需要跳出“单纯制造”的局限,把眼光从“1”升级到“6”,因为只有六大环节才是整条产业链里面最有价值能够创造出最多盈余的环节。
与制造加工业相对而言,我们缝制设备的产业链更为简单,由经销商、整机厂、零配件供应商三个环节组成。从金融危机的惨淡经营到今年开春后断货潮的突然袭击,市场的骤冷骤热是我们最不想看到的,这也让我们看到了产业整合的必要性。如何在产业链的上下游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模式,让企业有更强大的抵抗力,这是我们在今天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现在我们的缝制设备业有没有“6+1”的部门呢?基本上都有,但大多数分属于不同的企业,更重要的是缺乏“高效”的整合,高效整合的最重大意义是节省成本。
从产品设计环节来看,目前我们大多数企业没有产品设计人才和设计能力,自主创新水平低下。如何高效整合产品设计环节,也是我们企业必须值得深思的问题。以适应市场为主,根据产品趋势变化稍作修改,用低成本的拿来主义进行模仿,实行技术组合提高,使产品设计从模仿走向引进消化、再创新。这样不但大幅缩减了产品设计的成本和速度,而且可以在市场需求还没有变化之前迅速推向市场抓住市场动脉,产品水平也将大幅度地提升,这样做市场的快速反应,也许是一个很好的创新思维。
仓储运输要从高效整合入手,做到合理库存,快速运输,尽可能缩短流程。快速是节省成本的最有效方式。
原料采购的供应链管理,要从职能型走向流程型。在产业链整合中尽可能建立标准体系框架,做到制造物的标准化、过程优化的标准化、优化产品设计和控制产品质量的标准化、产品数据的标准化。
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这三大环节,在缝制设备产业链中起着主导作用,国内缝制设备销售一般有订单生产、区域代理和工厂直销三种基本模式。订单生产多数为外贸和贴牌生产,单纯生产加工,利润较低。区域代理是生产企业的产品通过经销商的区域代理,利用空间分销的一种销售方式。在缝制设备行业中,经销商的作用举足轻重。因为缝制设备的销售非常依赖下游的服装生产企业,全国的服装生产企业分布很广,各个区域都有自己鲜明的特色。经销商的优势是在传统模式下长期积累起来的,对区域市场的熟悉和当地良好的人缘关系,尤其是对当地市场的敏感度,这些都是厂商在短时间内难以达到的。工厂直销就是终端零售,是一种通过直接调查了解终端用户、直接服务,最后达成销售终端用户的一种销售方式。直销从理论上固然减少了销售过程中的中间环节,销售利润可能比较大。但是从另一方面看,也有诸多不利因素。一是销售、服务半径增大,势必需要投入很大的精力及资金。渠道扁平化,企业的配送费用也急剧增涨,给企业带来沉重的负担;二是企业的人力支持、技术支持等方面无法及时跟进。
-
-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