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OEM到ODM——转型:服装产业蜕变的创新尝试
先
一个现象,就是芭比娃娃。
芭比娃娃美国零售价为9.9美元,而在中国实际报关出口价为2美元,扣除掉进口的原材料成本后,中国工厂赚取的实际上只有0.35美元的加工费。
在这个产业链里,我们只能获得很小价值,还给自身带来了资源耗费。
“中国企业必须真正了解目前‘中国制造’的这种困局。”国际营销机构环球市场集团总经理胡伟权说。
在此基础上,要“从资源驱动、要素驱动型转变成创新驱动型,即从汗水经济到智慧经济。”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科研处处长丁力说。
显然,“人民币升值,对于奥奔妮没有什么大的影响。”奥奔妮服饰董事长郑晨爱说,他们是做ODM的,即使提价,下游采购商也只能同意。
他认为,整个服装行业也应是如此,对企业真正有影响的,应该是来自设计、创新、流行趋势的影响力,而并非人民币升值。
其实,我国服装业已开始由单纯的OEM方式向ODM方式转变,并已形成了全球最为完整的产业链。
目前,腾旭服饰老总徐云旭不是在建厂房和招收产业工人,而是在为温州服装发展大厦平台的推广奔走着。
其实,2009年以来,温州服装发展大厦投入使用以来,已召开了几十次大型国内外贸易对接会和几十次研讨会,请各界人士出谋划策。
“温州企业普遍缺乏自主品牌,尤其是无法快速连通市场和研发。”徐云旭说,服装大厦就是把大家聚在一起,形成规模效应和产销优势,向产业链两端发展。
而腾旭服饰给外商代工这部分,已经基本都外包出去了,自主品牌TRACE(翠丝)也打算找国内工厂代工。
和徐云旭一样,江苏南京一家服装企业也正在砍掉自己的车间。这是一家上世纪90年代初起家的工厂,纯做内销。
老板王先生说:“我们下一步重点要发展的业务是店面拓展,直营店和加盟店争取在今年翻番。”
而南海的新怡内衣,则在2005年启动了内销计划。
2005年至2010年,这家公司的内销比例从最初的5%,逐年调高到10%、15%、20%、40%和55%。
同样,去年9月在港交所主板挂牌的博士蛙,也经历了一个转型过程。
原来的博士蛙,也是做加工。但董事局主席钟政用却感觉压力越来越大,于1996年开始探索销售通路。
转折点出现在2005年。
彼时,哈利·波特第四部全球同步上映。博士蛙通过谈判,拿到了哈利·波特系列卡通形象品牌授权,自行设计童装款式并在终端销售。
紧接着,博士蛙接连拿下了网球王子、NBA、曼联、尤文图斯等7个授权品牌。
随后的2008年,钟政用在日本注册了品牌“Baby2”,委托日本贴牌加工,自己则专注于建设品牌和打理渠道。
一个优秀的童装品牌做了起来。
显然,“贴牌生产一单是一单,追求的是短期利益。”广东省纺织品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凌方才说,自创品牌就像抚养子女一样需要长期投入。
-
-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