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质量难局
木桶理论,强调的是构成木桶的多块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决定木桶盛水量多少的关键因素不是其最长的板块,而是其最短的板块。
传统观念中,水桶其价值在于其盛水量的多少,但要想使木桶装更多的水,就应设法增长最短的那块木板的长度,使它与其他木板平齐。但演变至今,一个水桶的储水量,还取决于桶底的直径、牢固,木板的厚薄、长短,桶箍的精密、严谨等等要素。
如果将行业质量提升比做这个木桶的话,这由桶底、桶身、桶箍等多部分组成的“质量水桶”不仅象征一个企业、一个部门、一个员工,更可以扩至一个行业。质量“木桶”的最大容量象征着行业整体的质量水平、实力和竞争力。
破解质量难局
跨越质量瓶颈,于眼前行业发展应是重于泰山。
企业应该勇于时时提出这样的疑问:缘何技不如人?产品的使用寿命,产品稳定性、可靠性为何差强人意?企业核心竞争力该如何打造?
转型升级是缝制机械行业必走之路,这是一个需要勇气与牺牲的过程。对企业而言,充满难以预料的荆棘与痛苦。没有充分的决心与准备,难以完成蜕变。因此,破解行业工业企业的质量困局,把握机遇,该在当下。
锻造质量基石
无论木板是否短长,抑或桶箍有多坚固,一旦失去了坚固的桶底,就都无法盛水。所以,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仅取决于木板的长短,而是桶底的坚固程度,失去坚实的桶底,一切发展愿景都将不复存在。因此,整机企业扎实的工作是实现质量提升的前提,更是推动其发展的核心动力。
担当企业责任
行业质量提升的效果,一定范畴内由整机生产企业作出的成效所决定。
在获得2010年“西安市首届质量管理奖”,成为缝制设备行业荣膺质量管理奖又一“榜样”之后,行业龙头标准在质量提升上的发力明显。
“以控制系统生产、高技术产品、关键零部件生产为重点,提升整体技术检测手段,满足产能、质量、省人、节能、环保等各方面的需求,”西安标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玮在谈及标准关注自身实现发展的同时,对持续关注行业共性的问题方面给予了肯定的表态。“标准有责任为长期以来行业工业缝纫机技术装备落后的情况得到改善做出努力。”
整机企业,尤其是骨干企业,于行业内享有极高声誉及品牌美誉度,掌控产业链中核心优势资源,必然要求其在提升行业整体质量水平方面有所作为,担当责任。骨干企业在质量提升上的重视程度,动作大小,也将起着带动示范作用。
“如想得到消费者认可,必然要提升产品品质。忽视品质,所带来的唯一结果是企业走向衰亡,更无形中是行业整体声誉的损害。”中捷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瑞元掷地有声,骨干企业有责任、义务去维护、建设行业整体品牌形象。
当然,将一种紧迫的责任感从被动变为主动,并最终转化为带动整个行业拥有勇于革新的动力,并成为深入企业灵魂、员工潜意识之中的座右铭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很多时候是需要一些刻骨铭心的教训才能反省。
“1999年,在发展良好势头下因为放宽了对零件质量、自身质量的要求,结果大批退回的缝纫机摆满了仓库。”杰克控股集团总裁阮积祥在谈到质量观念的转变时便感触颇深。“从那场质量灾难以后,杰克信奉一个理念,那就是“今天的质量,明天的市场。”
-
-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