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开局之年 衣拿(INA)谱写新篇章
去年以来,纺织业形势良好,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加速,刺激了投资的快速增长。据国家统计局统计,纺织业投资同比增长36.2%。11年上半年,我国出口纺织品服装的价格累计提高了21.5%,出口实际数量同比仅增长3.9%。从中国棉花协会获悉,今年我国纺织工业保持去年的良好势头,生产平稳增长,投资不断加大,内外销保持稳定,但生产、投资、出口等主要指标与年初相比已呈现增幅减缓的态势。纺织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99万亿元,同比增长30.15%,产值增速呈逐月下降态势。
有专业人士预计,“十二五”期间,服装上下游行业将加快转型升级,同时,向中西部地区阶梯性转移的步伐也将加快,每年用于缝制设备投资及改造的费用超过200亿元,对各类缝制设备的年均需求量为600万台左右,年均需求增长约9%。缝制设备将加快向自动智能化、功能集成化、高效节能化、绿色环保化、管理最优化和设计个性化的方向发展,产品总量不会出现明显的增长和较快下滑。
从以上数据分析得出,消费者对服装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推动了对制衣设备的高标准、高要求。市场需求带动着制衣设备行业的发展变化,也为制衣设备行业提供了更多新的机遇。特别是加拿大衣拿(INA)品牌旗下的台州飞跃双星成衣机械有限公司业已列入中国“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这标志着衣拿(INA)智能制衣吊挂系统紧跟“十二五”的发展步伐,为中国纺织服装产业作出更大贡献。
那么,“十二五”开局之年行业形势能否达到预期设想呢?事实上,由于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用工成本快速提升、人民币持续升值,再加上银根紧缩、电力紧张等因素,直接造成制造业再次陷入“用工荒”、“融资荒”、“电荒”和高成本生产困境。其中,纺织服装产业面临的形势相对较为严峻,特别是对中小企业造成较大冲击。虽然内需市场仍有望继续实现稳定增长,但下半年纺织工业主要经济指标业增速已趋向慢缓。
针对这样的行业趋势,衣拿(INA)智能制衣吊挂系统帮助服装企业提档升级的步伐加快了。具体来说,衣拿吊挂系统的车缝缝制工序结合机械传动,自动化电子件以及电脑软件编程,使服装业的生产流程逐步实现剪裁、车缝、后道整烫、成品库,形成全自动化物流输送等工序的扩展。衣拿的软件系统功能强大,全面实现了生产控制、员工考勤、资料管理、薪水核算、效率分析、质量控制等各种大型软件功能的整合包装。衣拿ERP软件和衣拿吊挂系统软件强调“以人为本”,突出以“客户、质量、成本、效率”为核心的最新ERP管理理念,帮助服装企业提高产品品质与竞争力,增加20%-30%以上的生产效益,解决劳动力缺口等问题。
衣拿完善的客户服务网络,为提供客户量身订做的服务。同时,提供完整的技术培训及生产培训,使吊挂的软件系统和客户的管理软件实现对接,达到提高效率,优化管理、产业升级的目的。衣拿协助制衣企业实现无纸化、信息化管理的目标,让客户真切地感受到“工欲善其事,制衣选衣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