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东莞中小企业年关难过 发展遭遇瓶颈企业待转型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又到一年的年终岁尾。年关年关,中国人总是把过年和过关放在一起。因为年终岁尾是算账的日子,过年如过关。这一点,从前的杨白劳感触最深。如今广东东莞的中小企业也开始感到年关不好过了。

      记者最近在基层采访发现,融资难,人民币升值,以及物价上涨,像三座大山压得东莞的中小企业喘不过气来。没有自主品牌,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东莞出口加工企业已经到了一个生存的瓶颈。

      传统“外贸加工厂”面临发展难题

      约老陆采访,他说什么时间都有空,厂子的活儿已经很少。

      老陆:肯定是亏的。我现在厂子里现在100多人,差不多200人,我最起码今年亏了差不多50万。

      记者:利润整个就没有了?

      老陆:没有了,还亏了,哪里有利润,如果不亏就好笑了。

      这里是东莞市虎门镇,东莞乃至整个广东最大的服装批发城,背后的生产者正是老陆的厂子这样的小企业。老陆说,自己的厂还不算太小,年销售额差不多1000万人民币,主要做女装“外单”,产品出口欧美市场,但是这两年,不仅工人难招,压力也越来越大。

      老陆:你可以算哪,去年是六块六,六块五,现在美金兑人民币是六块二,六块三。

      记者:这乘以一千万的产值,一千万就上百万了?

      老陆:对呀,你就算一算,本来就赚不了三十万的了。还有,去年的猪肉,给工人吃饭的伙食,去年猪肉九块一斤,现在起码得十三,去年一袋一百斤大米170、180,现在是200、210,这里又加了30几块钱一袋,就是这个成本,压得老板根本喘不过气来了。

      老陆1994年入行,他说自己带的徒弟又新开工厂就有一百多家,林老板的童装厂是其中之一,如今,两人因为企业的不景气有了更多坐在一起喝茶的机会。

      林老板:这两年基本都是这个情况,物价上涨,工人的福利一年比一年高,再加上我们做出来的产品也卖不到好的价钱。

      缺乏自主品牌 中小企业“寻找出路”遇难题

      想走出困境,需要钱,融资的难题,对东莞中小企业来说不是新名词,他们遇到的障碍也往往很具体。

      老陆:最直接的像我们都有房产,但是我们的房产没有国有土地使用证,贷款贷不了,抵押不了。本来抵押可以抵押,但是要经过中介公司,担保公司,国家银行本来是8厘多或者7厘多,担保费什么的一算就成了一分三一分四了,干不了,这个成本太大了。

      在东莞,“制造业基地”一直被当做城市名片宣传,现在,这个华南小城已经有12.69万家“中小企业”,占所有企业总数的98%。中小企业局副局长陈杞渭说,这些传统的“外贸加工厂”几乎都面临难题。

      陈杞渭:这部分纯粹为外单配套的,没有自己的品牌,企业规模又不大,也没有自己的话语权,这部分企业是比较困难的。

      不景气不止于服装行业,东莞的中小企业,“来料加工”的传统延续多年,如今却成了众多企业主最头疼的问题。

      陈杞渭:主要是做外单比较多,它的发展空间没那么大了,外面市场没有增长甚至还在下降,企业的注册户数每年增加,它们做的单也少了。现在原材料成本也涨了,劳动力和各种综合费用也涨得很厉害,它的售价涨的幅度没那么快,产量或者利润压缩很多,压力很大。如果不转型升级,不做强做大,很快就被市场所淘汰了。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东莞已经成为全球的轻工业加工基地,也造就了目前东莞的繁荣与发展。但是现在看仅仅依靠廉价劳动力就能打天下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东莞大量存在的中小出口加工企业应该如何发展也是各方都在考虑的问题。

      在东莞,电子、服装加工、家具、玩具,都是企业名单上数量排前几位的行业,“寻找出路”在中小企业主中,也跨行业地弥漫着。陈四龙做宠物用品,从牵引宠物狗的尼龙绳起家,他的厂子至今还维持着三成左右的利润率,但他说,已经在走下坡路,不突破不行了。

     

[1] [2] 
  • 相关阅读
    1. 协会调研宁波、东阳、吴江三地零部件骨干企业
      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4.4%
      常州智谷获评天宁经济开发区三新经济“三星企业”
      聚焦“六新”助力转型——缝制机械职业技能竞赛在龙城举行
      纺织服装行业遭遇“大撤退”:外贸企业创新自救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