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缝纫机机针行业发展的状况分析
获悉,印度的反倾销事件对机针产业影响巨大的当属江苏海门地区。江苏海门缝纫机机针行业协会会长高家平毫不吝惜地用“毁灭性的打击”一词来评级了印度反倾销对当地机针产业的影响程度。
今年6月22日,印度海关决定对原产于中国的工业用缝纫机用机针(SewingMachineNeedles)征收为期5年的反倾销税,征税期至2016年6月21日止。多年来,摩擦不断的中印缝纫机机针的贸易之争随之再度升级。
而据中国缝制机械协会对市场情况的统计数据和国内主要机针制造企业的反映,对于大多数的国内机针专业制造企业而言,由于其出口印度市场的机针数量在企业出口总份额中所占的比例不大,甚至是微乎其微,因此印度的这一反倾销对国内机针制造业整体影响不大。
然而,在中缝协的同一份市场调研报告中也显示,印度的反倾销事件对机针产业影响巨大的当属江苏海门地区。素有“中国机针之乡”美誉的江苏海门地区,由于大多数机针企业为中小型机针企业,其产品绝大部分以出口印度市场为主,因此对海门机针产业的影响最大。
江苏海门缝纫机机针行业协会会长高家平毫不吝惜地用“毁灭性的打击”一词来评级了印度反倾销对当地机针产业的影响程度。
印度的机针反倾销事件发生已半年之久,江苏海门当地机针产业的情况究竟如何?
遇寒———
印度出口基本停止
一直以来,印度是我国缝制机械行业的重要海外市场,我国生产的电脑平缝机、电脑绣花机,以及工业用缝纫机机针等零配件产品以价廉物美的优势深受印度当地服装企业青睐。
然而,今年6月22日,印度海关决定对原产于中国的工业用缝纫机用机针(SewingMachineNeedles)征收为期5年的高额反倾销税。这一事件,致使长期以来以优质的机针产品出口印度市场作为主要经济来源的“中国机针之乡”江苏海门地区机针遭受巨大影响,当地多家机针出口受阻,企业生存举步维艰。
据记者了解,江苏海门机针产业是当地五大支柱产业之一,当地成规模的机针企业约23家,产量3000万包-4000万包/年。无论是企业直销还是外贸公司出口,每年80%左右的海门机针直接销往印度市场。海门当地机针企业出口印度的额度占企业自身出口额的比重从43%-90%以上不等,甚至有的当地机针企业出口印度的额度占到了96%左右。
因此,自印度对国产机针反倾销以来,海门机针业对印度市场的机针出口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据中国缝制机械协会的权威统计数据显示:自6月份,我国对印度缝纫机针的出口在整体上呈现出明显下滑态势,月出口量值同比由上半年两位数以上的增幅,陡然转变为7月份以来的负增长,至9月、10月份出口量值同比降幅更是达惊人的50%以上。
在众多海门出口针企中,创建于1975年的南通白鹤机针有限公司对印度市场的产品出口份额始终维持在产量的90%以上,因此成为此次反倾销中当地公认的“受灾大户”。
南通白鹤机针有限公司董事长倪辉对记者介绍了情况:“印度市场不行了,出口走不了啊。公司原来每月出口印度机针高达300箱左右,即每月150万包机针,而这半年来对印度的出口额为‘零’,公司出口贸易全面停止了。”
谈及这半年来的海门机针产业的出口情况,江苏海门缝纫机机针行业协会会长高家平表示:“据我所知,我们当地对印度的出口基本停止了,印度市场真的已经不行了,出口基本‘被堵’,海门机针产业遭遇了2008年后的又一个市场‘寒冬’。”
-
-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