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装产业发展历程:向品牌要价值
7月26日,也就是伦敦奥运会开幕的前一天,在人潮如涌的伦敦西区南莫尔顿街(SOUTH MOLTON STREET),波司登伦敦旗舰店盛大开业运营。创始于1976年、中国最大品牌羽绒服运营商波司登,向全世界展现了一出华丽的中国时尚处女秀,开启了中国服装品牌在海外一线城市设立旗舰店的先例。
据了解,波司登伦敦旗舰店与欧洲总部所处的南莫尔顿街是伦敦西区的黄金地段,它正对著名的牛津商业街,处于三条街的交叉口,并临近年客流2400万人群地铁站,位置独特,区位优势明显。去年6月,波司登斥资2005万英镑购入了这幢位于南莫尔顿街28号的物业。经过一年的改造装修,该物业被建成一座7层大楼,其乘风破浪巨轮式造型在周围众多的品牌店中十分抢眼,已成为地标性建筑,其中,400多平米是波司登男装和羽绒服的旗舰店,而上层的办公楼则被开辟成波司登欧洲总部。这表明,波司登的眼光不仅在伦敦、在英国,更看好广阔的欧洲版图。
对此,波司登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总裁高德康表示:“在波司登的战略规划中,四季化、多品牌化、国际化三足鼎立。作为行业领军品牌,波司登敢于走上国际竞争舞台,用高端的品牌形象、高质量的产品、大面积的零售终端,探索符合中国品牌的海外扩张之路,为中国品牌走向世界积累更多的经验。”
一天之后,即伦敦奥运开幕日,另一个来自中国的服装品牌再次让人们眼前一亮。
作为“中国商务日”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服装企业依文集团受英国政府的邀请,在英国商务官邸兰卡斯特宫(Lancasterhouse)以“和”为主题向世界呈现了一场凝聚中国文化价值的时装盛宴。北京奥运开闭幕式核心小组王潮歌导演、世界冠军联合会的奥运冠军代表田亮和杨威,中国商界领袖柳传志、马蔚华、俞敏洪、朱新礼、曹国伟、汪潮涌、刘积仁、苗鸿冰,知名小提琴家吕思清都亲自登上舞台,共同演绎了中国时尚的魅力。
有评论指出,这不仅是中国品牌以国际化的时装语境深入影响西方世界,更是一次全球瞩目的高层次经济文化交流活动,中国品牌将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主力代表,以中国独有的创造力向世界呈现自己的文化价值。
事实上,上述品牌只是大批正在不断崛起,做大做强,走向世界的优秀中国服装品牌的缩影。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的十余年来,一大批自主服装品牌应运而生并茁壮成长,他们成为了中国服装行业的生力军,也成为了这个行业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从“服装大国”迈向“服装强国”的急先锋。
“大国”尴尬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国服装都不得不面对这样的尴尬:虽然顶着“服装大国”的帽子———服装产量世界第一,服装出口量世界第一,但却不是一个“服装强国”,其中一个最大的原因就在于,中国服装缺少品牌附加值,缺少品牌竞争力。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名誉会长、中国服装协会会长杜钰洲曾不无遗憾的谈到过国际上的一种说法:提到德国的产品,想到的是质量;法国的产品是时尚;而说到中国的产品,想到的却是便宜。
“35美分留给中国企业,20美元装进外国公司的腰包。”据说,这就是中国制造一个芭比娃娃的利润分配。这种分配印证了国际产业链中流行的“微笑曲线”:研发、生产、流通诸环节呈两头高中间低的形态,大体呈“V”字型,很像人笑时嘴的形状。
对于中国服装业而言,这一“微笑曲线”同样适用:服装业的利润主要集中在新品开发和品牌开发上,中间的生产环节利润仅占整个服装产业链的20%,而全国数以万计的服装企业都挤在中间环节争抢“蛋糕”。
值得庆幸的是,中国服装行业很早就认识到了这方面的不足,不管行业组织还是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都在通过各种努力不断打破品牌弱势的尴尬。
-
-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