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任劳任怨的缝纫机

       说起我们家的老物件,那可得夸夸我们家那台1980年买来的脚踏式缝纫机,转眼间,它已经陪伴我们家34年了。

       记得那年我还在闽北山区教书,在那个买肉、买粮、买油都得凭票的物质匮乏年代,要想买台缝纫机,可不是说买就买得到的,当时多亏了在沈阳一家服装厂上班的三姐,她想法托人弄到了一张“凭票供应券”,我们家才买到了这台沈阳缝纫机厂生产的海鸥牌缝纫机。

        这台缝纫机搬进家门那天,一家老小欢天喜地,从此,这台缝纫机在我们家就没清闲过。

        这台缝纫机的外形很像一张课桌,台面呈浅咖啡色,有着美丽的仿木纹理,台面上有一块活动板,移开来,就显出一个暗格,里面收着缝纫机机身,机身翻上来就可以使用,不用时再收入暗格中,设计得非常科学合理;台面下,左右各有一个小抽屉,供存放各种线、剪刀什么的;缝纫机的机身上有一个大大的动力轮,还有其他各有其用的小轮。我看着老伴把线从机头的各个轮子一直穿到针头上,又拿出一块布料压在针头下面,就有节奏地边踩踏板边用手轻轻推动布料缓缓前进,“嗒嗒嗒”,动力轮开始飞快转动,线也随着动力轮的转动而游走起来,动力轮在拉线,机头在挑线、送线,针头在穿线,“哒哒哒哒……”欢快的节奏中,针头带着一根线整齐有序地在布料上忽上忽下地缝制着……

        在那个年代,穿衣服总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我们一家人的穿戴,都靠着心灵手巧的我老伴用这台缝纫机缝制修补,甚至于家中的桌布、枕巾、床单等等,都出自老伴的巧手和缝纫机的功劳。

        缝纫机不用时,就成为孩子们写作业的课桌,三个孩子都在这台缝纫机桌上用功学习过,这台缝纫机在我们家真是一物多用、任劳任怨!

        1993年,我工作调动到厦门,这台缝纫机也跟着我到了特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百姓生活越来越好,衣物被褥都是买现成的,于是,这台缝纫机就慢慢沉寂了,但我们还是很珍惜它,将它安放在主卧的角落里,有时还让它发挥余热:老伴用它给小孙女改裤脚,给我们补衣服。

        如今,当年的手表、缝纫机、自行车等“老三样”已被房子、车子、票子等“新三样”所取代,但每每看到家中的老物件,我的心中总是涌起一股温暖,老物件曾经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过自己的光和热,成了我们家庭的老成员了,它们总在不经意里提醒着我们:不要忘记过去,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