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总理说的个性定制柔性生产 原来就是它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持续增长动力。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促进制造业升级,实施智能制造。

           实际上,现在一件度身定做的西服,已经能够在工业流水线“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而且还暗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主题。

           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经济信息联播》近日播出“关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专题,报道了青岛红领如何实现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并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郭广昌。

           主持人

           今天“两会财经观察”我们关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这也是今年两会上的热点话题。供给侧改革不仅是创造新供给,还需要调整供给的结构。那么目前供给侧还存在哪些不合理的地方,又应该从哪些细节入手推进供给侧改革?

           在两会前夕,我们记者深入各地采访就发现,目前国内许多行业、许多企业都在努力提升产品的品质和服务。比方说在山东青岛,就有一个能够个性定制服装的“魔幻工厂”,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山东青岛的王琦是位时尚白领,对穿着十分讲究的他前几年也经常购买国外的服装。不过,从去年开始,他就喜欢上了国内一家企业的个性定制服装。

           王琦

           他的品质感不错,并且在他家做还有一些个性化的设计,我觉得都是蛮好的。你看,像这个驳头眼,不知道您之前见过没有?这个是一个像三叶草一样的,我设计的。

           随后,记者跟随王琦体验了一把个性定制。首先王琦在手机客户端上预约了量体,也就是量尺寸。不一会儿,一辆魔幻大巴就开到了王琦家楼下,王琦走进大巴车,换上特制的量体服,智能扫描设备启动。5秒钟后,他的三维数据采集并记录完成,随后王琦开始通过客户端选择款式面料,并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衣服细节。

           有驳头形式,口袋形式,还有下口袋形式,以及后背的单开叉和双开叉,里面有非常多领子的形状,到时根据个人喜好进行挑选。

           王琦说,这样一套个性化定制的西装,价钱和普通西装差不多,高性价比也是最吸引他的地方。

           那么,原本被认为是高端昂贵的个性定制,怎么可以做到普通成衣的价格呢?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关键因素就是大数据和物联网对生产流程的精准控制。

           张蕴蓝(酷特智能股份总裁)

           所有的衣服,在每一道工序上都会有一个身份证。在这个身份证里边,针对这件衣服所有的个性化需求,全部是通过数据传递到每道工序的。

           张蕴蓝告诉记者,2003年开始,他们在传统的生产线上加入了用大数据驱动的智能制造软件系统,以较低成本把传统大规模生产线改造成了个性定制的柔性制造生产线。

           个性化定制完全打破了库存,是真正的消费者交了钱我们再生产,厂家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来满足,按需生产的。所以品牌运作成本远远低于成衣,消费者可以用非常便宜的价格,甚至比成衣更便宜的价格,买到以前只有少数人才能享受得起的那种奢侈品。

           张蕴蓝说,现在企业不仅实现了自身的成功转型,还打造出一套柔性生产的整体解决方案。未来,企业的目标是成为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来帮助更多的中小企业实现转型升级。

           那现在就有资本和我们联姻,他认为只要我们改造完了一家企业,他们就愿意跟进。改造完的企业,如果以前是100万,现在至少会翻番,200万的价值。

           主持人

           全国政协委员郭广昌是刚才我们新闻中采访的红领集团的投资人,他对供给侧改革理解深刻。而记者在今天的两会上也发现,供给侧改革也是不少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

           全国政协委员郭广昌在两会前夕,针对供给侧改革和智能制造,到各地做了大量实地调研。今年他的提案之一,就是打造一个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智慧经济体,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供给侧改革。

           郭广昌(全国政协委员)

           应该是能够让我们的供应、制造,跟客户能打通,能够建立在移动互联、现代信息基础上,能够打造智慧经济体这样一个整体的供应体系。

           郭广昌认为,个性定制和柔性制造模式,将是许多传统企业未来的出路。

           流程柔性化,机器智慧化,这两个基础上才能实现红领这样的定制化制造,然后成本也是可以接受的。这让我感到很惊喜。而这样的话,就导致如果能用这种模式,对中国低端制造业进行改造的话,意味着他们的价值可以有一个非常大的提高,创造了很大的一个提升空间。

           主持人

           继续聚焦财经频道“聚焦全国两会”特别报道。今天来到演播室的是上会记者斯琴。你在调查红领的时候,有没有在思考一个问题,类似红领这样的经验,有没有可能在其他的行业、企业进行推广?

           斯琴(记者)

           这是企业(红领)衣服的身份证,事实上是一个智能识别卡。我为什么对它感兴趣呢?我简单介绍一下,它这里面不光有一些对指标、细节、衣服品质的要求,同时有一些个性化的需求,比如扣眼什么颜色、袖口要怎么绣。事实上这样一些需求,才是真正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那么它的这个模式,就是把大规模的生产和个性化的定制结合起来,而且是低成本的做一个企业生产线的改造。所以我觉得他最大的价值,就在于不仅是改造了他自己,让他自己转型升级,而同时他这样一个方式,完全可以复制,对很多种小企业来讲,都非常有价值。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