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纺织服饰】把握服装行业发展趋势

           行业频现兼并与倒闭

           2015年以来,中国服装产业内外部之间的投融资十分频繁。服装行业内部大量资本涌动,无论是注资跨境通、明星衣橱、吉姆兄弟等服装相关企业,还是投资收购茵曼、七格格等电商品牌,亦或是代购外国品牌在中国的代理权,借助资本,众多服装企业正试图重塑行业格局。

           资本在行业内掀起了一轮兼并潮,纺织服装行业开始“产融结合”(即产业与金融相结合),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瑞哲表示, 中国纺织服装业拥抱资本市场正当时。与其他行业相比,我国纺织服装企业上市规模较小,有巨大成长空间,且正在从过去生产制造向重视终端产品或品牌的企业转变,品牌企业获得资本市场更多的关注,是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结构调整成果的直接体现。

           但在产业上游,众多中小服装企业破产倒闭成为了整个服装产业关注的焦点。在2015年破产倒闭的纺织服装企业名单上,庄吉、红剑集团、五洋印染、山东兰雁集团、华东纺织大厂宝利嘉、李宁与特步的核心供应商雅纶制衣等,曾在行业内颇具盛名的企业赫然在列,中小企业更是不计其数。

           受国内外零售环境恶劣的影响,很多中小企业萎缩的现象比较明显,出现了关停或者断档生产等现象。“因为它们抗风险的能力低,对订单的依存度高,再加上生产成本的提升,服装行业不景气对它们的影响比较大。”中国服装协会秘书长杨金纯表示。

           来自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的数据显示,2015年1~9月,纺织行业亏损企业户数上升6.6%。凑够亏损企业数量持续增长可以看出,大量企业正在艰难求生。

           中投顾问轻工业研究院朱庆骅表示,从产业发展规律的角度看,一般在行业低迷时期、市场环境发生巨变的阶段,倒闭和兼并会同时出现。

           产能过剩、品牌过剩

           据了解,在倒闭、兼并的背后,是我国服装产业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出现的产能过剩。“这主要是由于在市场环境恶劣的情况下,实力较弱的企业发展受阻,生存空间较小,而实力较强的企业虽然主营业务也会受到一定影响,但因现金流较为充足,他们可以通过低价兼并一些企业,实现产业链优化。这是市场发展的必经阶段。”杨金纯表示。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分行业来看,截至2015年10月,纺织服装、服饰业规模以上企业存货总金额达到了2033.4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922.7亿元增长5.76%。

           “我国经济放缓,消费者购买需求降低,也让市场出现产能过剩。”朱庆骅补充道。

           产能过剩导致服装厂出现倒闭潮,而品牌过剩则带来了行业内企业的一系列兼并收购。深圳歌力思服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夏国新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国服装发展至今,市场上品牌众多。如果不是业内人士,多数人知道的服装品牌十分有限,大量的品牌基本没有市场知名度。“有的公司拥有七八个品牌,全中国大概有1万多个服装品牌,加起来就快等于全世界服装品牌的总数量了,现在中国的服装品牌是过剩的。”他说。

           在整体行业低迷的情况下,众多品牌之间开始了优胜劣汰。杨金纯表示:“现在品牌之间兼并收购比较多,近阶段服装产业也前所未有地与资本进行对接。”

           行业发展新元素

           纵观产业链上下游,在“倒闭潮”、兼并等声音不绝于耳的同时,还有一些数据值得注意。

           来自工信部的数据显示,在企业亏损数量增长的同时,规模以上企业(即年主营业务收在2000万元以上的企业)业绩却在好转:2015年1~9月,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5586亿元,同比增长11.7%,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2.4个百分点;利润总额2152亿元,同比增长17.4%,高于去年同期17个百分点;销售利润率为4.7%,较上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

           如果把这组数据与大量中小企业的破产倒闭对比来看,可以发现服装产业“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趋势更加明显。

           杨金纯表示,企业的破产倒闭很正常,企业的倒闭破产符合市场规律,也是市场集中度提高的一种方式,包括行业整合、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在竞争中有些企业被淘汰,有些企业则变得强大。而未来,行业内的兼并收购或许还将持续数年时间。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朱庆骅分析,主要是因为竞争力较强的服装品牌抗风险能力更强,在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其受到的冲击比实力较弱的服装品牌校,这为实力较强的服装品牌逆势扩张提供了条件。

           服装行业集中化的趋势已经十分明确,在未来几年中,企业应该朝什么方向发展呢?据招商证券分析师孙妤分析,近年来,消费趋势呈现出两方面的变化:一是经济增速逐渐放缓,居民收入预期下调,同时在电商渠道和国外品牌进驻的冲击下,消费者的选择范围扩大,消费行为日趋理性,更加追求高性价比的产品;二是随着主体的演变和网络科技的发展,消费需求更加多样化、差异化,偏好能够彰显自身个性的产品。

           具有高性价比的大众品牌以及个性化产品,其实已经成为了服装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专家表示,未来有两种品牌死不掉,一种是附加值较高的中高端品牌、个性化品牌,另一个则是追求性价比的品牌。

           以上两个发展方向无一不以树立品牌为前提,杨金纯表示,近几年服装产业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认识到,现在的服装产业不像过去的传统制造业,而是融入了更多新的元素,比如时尚、文化、品牌价值等。

           正如杨金纯所说,中国之前的服装产业更偏重于服装制造业,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服装只要做出来就可以直接推向市场,但现在,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服装产业已经向服装服务业、时尚产业等方向转变,一件一件服装背后所囊括的服务理念、品牌等开始成为重点。

           不光是在品牌塑造上,在“中国制造2025”的背景下,服装制造也将在未来几年迎来变革。杨金纯认为,在一般人看来,服装产业好像与技术不搭,但是实际上,服装产业近几年正在与信息化、网络化相融合,孕育出更多的新技术、新工艺,比如3D打印、智能穿戴以及更广泛意义上的智能制造等。

           国家统计局统计显示,截至2015年10月底,包括新开工项目在内,纺织服装产业实际完成的投资同比增长20%。这一方面显示出社会对服装产业未来发展的信心,另一方面,这些投资很大程度上涉及到技术改造,服装茶叶已经不像过去那样就是单纯的生产制造,而是有了很多的新技术、新模式。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